按甲寢兵:收拾起鎧甲武器。
比喻停止軍事行動。按甲休兵:收拾起鎧甲武器。
比喻停止軍事行動。北門鎖鑰:原指北城門上的鎖和鑰匙。
後借指北方的軍事要地。北門之管:用以喻軍事要地或守禦重任。
北門之寄:指負軍事重任。壁壘森嚴: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森嚴:整齊,嚴肅。
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避強打弱: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避強擊惰: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避強擊弱:軍事用語。在運動戰中避開敵人的精銳部隊而專揀疲弱的打。
別徑奇道:別徑:小道。舊指軍事上不被敵人發現的奇徑小道。
秉旄仗鉞:秉、仗:拿著;旄:古代軍旗的壹種;鉞:古兵器,象斧。手執指揮全軍的旗幟和受命出征的黃鉞。
比喻掌握著軍事大權。乘敵不虞:虞:料想。
軍事上指乘敵人懈怠,采取某種敵人預料不到的行動。乘虛叠出:虛:空虛、弱點。
叠:屢次。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
出奇用詐:奇:出人意外;詐:欺騙。指軍事上使用奇兵和設置陷井以奇制敵的辦法。
帶甲百萬:帶甲:披著鎧甲的士兵。形容士卒眾多,裝備充足,軍事力量強盛。
抵掌談兵:抵掌:擊掌;兵:軍事。拍著手談軍事。
形容毫無拘束地暢談軍事。多魚之漏:指泄漏軍事機密。
各個擊破:各個:逐個;擊:攻。軍事術語。
指利用優勢兵力將被分割開的敵軍壹部分壹部分消滅。有時也比喻將問題逐個解決。
功狗功人:功狗:比喻立功的戰將;功人:比喻立功的軍事指揮官。用來比喻立功的將士。
行兵如神:指揮兵馬克敵制勝,如同神人。形容具有極高的軍事指揮才能。
和平***處:彼此不發生軍事沖突而***存。畫沙聚米:在沙上畫地圖,聚米為山谷,指畫軍事形勢,運籌決策。
詰戎治兵:指整治軍事。聚米為山:東漢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給皇帝分析軍事形勢、進軍計劃,講得十分明了。
指形象地陳述軍事形勢,險要的地形。決策千裏:決定千裏外戰役的勝利,形容卓越的軍事運籌才能。
軍令如山:軍事命令象山壹樣不可動搖。舊時形容軍隊中上級發布的命令,下級必須執行,不得違抗。
勞師襲遠:發動軍隊襲擊遠方的敵人,多指冒險的軍事活動。密勿之地:密勿:機密。
舊指接近皇帝,處理軍事機密的處所。也指十分重要、機密的地方。
難得者時,易失者機:難:困難;時:時間;機:機會。難得的是時間,容易失去的是機會。
軍事上指要抓住戰機。內修政治,外治武備: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備:軍備。
對內修明政治,對外做好軍事準備。泥封函谷:泥:泥丸;封:守住。
用壹個小泥丸就可以守住函谷關。比喻能利用險要地勢,堅守住軍事要地。
情見力屈:情:真實情況;見:通“現”,暴露。指在軍事上情況暴露而又處在劣勢的地位。
情巧萬端:情巧:真偽。形容軍事上真真假假的計謀奇策,變化多端。
戎馬之地:戎馬:戰馬,指軍事。指軍事要地。
森嚴壁壘:森嚴:整齊,嚴肅;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墻。原指軍事戒備嚴密。
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善甲厲兵:繕甲:修治鎧甲。
指做軍事準備。繕甲厲兵:比喻作軍事準備。
同“繕甲治兵”。繕甲治兵:繕甲:修治鎧甲。
比喻作軍事準備。亦作“繕甲厲兵”。
勝負兵家之常:兵家:軍事家。勝利或失敗是軍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訴諸武力:訴:訴訟。武力:軍事力量。
指用戰爭來解決沖突。鐵腕人物:用意誌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進行領導或控制的人。
突然襲擊:指軍事上出其不意地攻擊。亡矢遺鏃:損失箭和箭頭。
比喻軍事上的細微損失。圍城打援:軍事術語,進攻的壹方以部分兵力包圍守城之敵,誘使敵人派兵援救,然後以主力部隊殲滅敵人的援軍。
文才武略:武略:軍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學才能,又有軍事才能。
形容文武兼備。文經武略:經世的文才和軍事謀略。
文能附眾,武能威敵:文:文德,指政治;武:武功,指軍事;附眾:使大家親近;威:威服。舊指在政治上能團結部下,在軍事上能威震敵人。
文治武功:比喻政治與軍事。武藝超群:武藝:武術上的本領。
也指軍事、戰鬥的本領。形容武藝高強,超出壹般人。
悉帥敝賦:指傾全國的軍事力量。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為“賦”。
敝,謙詞,指不精良。悉索薄賦:指傾全國的軍事力量。
古代按田賦出兵車、甲士,故稱兵為“賦”。薄,謙詞,指不精良。
興文偃武:偃:停息。振興文化經濟,停息軍事武備。
胸中百萬兵:胸中裝有百萬軍隊。比喻人具有軍事才能。
胸中甲兵:甲兵:披甲的士兵。比喻人具有軍事才能。
雄兵百萬:數以百萬的英勇的軍隊。形容軍事強大,兵多將廣,英勇善戰。
虛虛實實: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
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咽。
2.形容軍事的成語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
大氣磅礴 形容氣勢浩大。
鼓角齊鳴 鼓:戰鼓;角:古代軍隊中的樂器,即號角。戰鼓響,號角鳴。形容軍隊出擊時的雄壯陣勢。
氣吞山河 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銳不可當 銳:銳氣;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聲勢浩大 聲勢:聲威和氣勢;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壯大。
陣馬風檣 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比喻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拔山舉鼎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3.描寫兵器的詞語有哪些按兵束甲、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拔角脫距、被甲持兵、被甲載兵、被甲執兵、被甲執銳、被堅執銳、筆槍紙彈
1、按兵束甲
拼音:àn bīng shù jiǎ
釋義:按兵:軍隊停止行進。甲:鎧甲,泛指武器裝備。止兵不前,捆起鎧甲。指解除武裝,停戰言降。
2、按甲寢兵
拼音:àn jiǎ qǐn bīng
釋義:收拾起鎧甲武器。比喻停止軍事行動。
3、按甲休兵
拼音:àn jiǎ xiū bīng
釋義:收拾起鎧甲武器。比喻停止軍事行動。
4、拔角脫距
拼音:bá jiǎo tuō jù
釋義:角:獸角;距:雞爪。拔掉獸角,脫下雞爪,形容奪下敵人的武器。
5、被甲持兵
拼音:pī jiǎ chí bīng
釋義: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6、被甲載兵
拼音:bèi jiǎ zǎi bīng
釋義:身穿鎧甲,手拿武器。指全副武裝,披堅執銳。
7、被甲執兵
拼音:pī jiǎ zhí bīng
釋義:甲:古代打仗時軍人穿的護身衣服。兵:兵器。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8、被甲執銳
拼音:pī jiǎ zhí ruì
釋義:被:通“披”,穿戴;甲: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9、被堅執銳
拼音:pī jiān zhí ruì
釋義: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鬥或作好戰鬥準備。
10、筆槍紙彈
拼音:bǐ qiāng zhǐ dàn
釋義:以筆為槍,以紙為子彈。指用文字作為戰鬥的武器。
4.描寫軍事的成語有哪些軍 軍令如山 孤軍奮戰 孤軍深入 千軍萬馬 全軍覆沒 異軍突起 橫掃千軍 潰不成軍 勇冠三軍 槍 槍林彈雨 單槍匹馬 荷槍實彈 唇槍舌劍 臨陣磨槍 彈 彈盡糧絕 彈丸之地 槍林彈雨 明珠彈雀 荷槍實彈 刀 刀光劍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試 大刀闊斧 心如刀割 劍 劍拔弩張 刀光劍影 口蜜腹劍 唇槍舌劍 車 前車之鑒 懷水車薪 丟卒保車 螳臂擋車 學富五車 閉門造車 旗 旗開得勝 旗鼓相當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順風扯旗 鼓 壹鼓作氣 膠柱鼓瑟 歡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弓 驚弓之鳥 杯弓蛇影 鳥盡弓藏 左右開弓 陣 臨陣脫逃 嚴陣以待 臨陣磨槍 沖鋒陷陣 戰 百戰百勝 三戰三北 速戰速決 轉戰千裏 背水壹戰 決壹死戰 南征北戰 能征慣戰 身經百戰 浴血奮戰 漢語成語與軍事歷史文化 成語是人們長期習用、簡潔精辟、具有書面色彩的固定短語。
各種語言都有成語。漢語成語的結構具有定型性,大多由4個字組成,結構凝固,不能隨意變動詞序和成分;漢語成語的意義具有整體性,通常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的基礎上概括出整體意義。
成語壹般都有出處,各個時代的人們在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創造了許多言語作品,其中壹些最富於表現力的短語經過反復引用或加工,逐漸趨於定型,凝固為成語流傳下來。在漢語中,有許多出自遠古時代的成語,壹直沿用至今。
例如,“發號施令”壹詞最早見於《尚書》。中國源於古代的成語有不少是在軍事活動中產生的。
1996年1月,長征出版社出版了佟玉斌編寫的《軍事成語》,收詞7500條,這是迄今為至收錄軍事成語詞數最多的壹部辭典。源於軍事活動的成語不但豐富了漢語的詞匯庫,而且因其富於穩定性的結構,使軍事歷史文化得以濃縮其中,成為軍事歷史文化的“語言化石”。
漢語中源於軍事活動的成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壹)反映古代軍事思想 中國的軍事思想源遠流長。大約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中國古代軍隊和戰爭已經出現,古代軍事思想也逐步形成。
比如,關於“知難而退”、“有德不可攻”、“先人有奪人之心”等方面論述,已出現在《左傳·軍誌》中。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進入封建社會,軍事思想開始蓬勃發展,大量軍事著作應運而生。
從公元前3世紀末至清代,中國經歷了十多個封建王朝,其間,軍事思想不斷發展,軍事理論著作層出不窮。據統計,從先秦到清代前期,中國先後有2300多部兵書問世,這些軍事理論的文字成品不但記載了豐富的古代軍事思想資料,也為軍事成語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語言基礎。
從沿用至今的漢語成語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不少反映了古代軍事思想。比如,“以奇用兵”,是春秋時期思想家老聃提出的作戰指導原則之壹,語見《老子》,原意為用兵作戰不要拘泥於常規,要以巧妙的方法和兵力部署來克敵制勝;“攻堅則軔”、“乘瑕則神”,是春秋時齊相管仲提出的作戰指導思想,語見《管子·制分》,原意為進攻敵人的強處會遇到困難,而進攻敵人的弱處則容易獲得成功;“上兵伐謀”,是春秋時著名軍事家孫武提出的軍事原則,語見《孫子·謀攻篇》,原意為運用計謀使敵人屈服是最好的用兵方法;“兵不厭詐”,也是孫武提出的軍事思想,他認為用兵打仗必須運用詭計達到目的;“可見而進”、“知難而退”,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提出的戰略思想,語見《吳子·料敵第二》,原意為在於我不利的戰略情況下,不能與敵人交戰;“富國強兵”,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提出的戰略思想,語見《孫臏兵法·強兵》,原意為國家富強才能使軍隊強大;“剛柔相濟”,是先秦軍事著作《軍攕》中提出的謀略思想,原意為在軍事行動中果敢和智謀應當因事制宜地巧妙配合;“因勢破之”,是漢代軍事著作《黃石公三略》中提出的軍事思想,原意為應當順應形勢去破擊敵軍;“勝敗無常”,是明代軍事著作《投筆膚談》中提出的軍事思想,原意為戰爭中的勝敗不是固定的,可以互相轉化。
這些成語都是古代軍事思想的精煉表述。 (二)概括古代戰計兵法 漢語成語有不少出自古代作戰計策和兵法。
比如,出自春秋軍事著作《孫子》的成語有:首尾相應、以逸待勞、避實擊虛、餌兵勿食、窮寇勿迫、避其銳氣等等;出自戰國軍事著作《吳子》的成語有:先聲奪人、以眾擊寡、因形用權等等;出自戰國軍事著作《司馬法》的成語有:示眾示寡、徒以坐固、因其不避、從奔勿息等等;出自戰國軍事著作《孫臏兵法》的成語有:營而離之、規而離之、以異為奇、客倍主半、居生擊死等等;出自戰國軍事著作《尉繚子》的成語有:示無示有、陣密鋒疏、背水壹戰等等;出自戰國軍事著作《六韜》的成語有:外亂內整、高壘伏銳、撓而攻之、反敗為勝、分進合擊等等。明代軍事著作《三十六計》更為典型,幾乎每壹計策的名稱都進入了漢語成語的寶庫,例如:瞞天過海、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聲東擊西、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裏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打草驚蛇、借屍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偷梁換柱、指桑罵。
5.關於軍事的成語十面埋伏,刀光劍影,增兵減竈 軍令如山 孤軍奮戰 孤軍深入 千軍萬馬 全軍覆沒 異軍突起 橫掃千軍 潰不成軍 槍林彈雨 單槍匹馬 荷槍實彈 唇槍舌劍 臨陣磨槍 刀光劍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試 大刀闊斧 心如刀割
劍拔弩張 刀光劍影 口蜜腹劍 唇槍舌劍 前車之鑒 懷水車薪 丟卒保車 螳臂擋車 學富五車 閉門造車 旗開得勝 旗鼓相當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順風扯旗 壹鼓作氣 膠柱鼓瑟 歡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裝旗鼓 百戰百勝 三戰三北 速戰速決 轉戰千裏 背水壹戰 決壹死戰 南征北戰 能征慣戰
身經百戰 浴血奮戰 臨陣脫逃 嚴陣以待 臨陣磨槍 沖鋒陷陣 勇冠三軍 。。。等等。我的空間分享日誌有成語詞典妳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