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文言文形容腳步

文言文形容腳步

1. 形容“腳步”的詞語有哪些

步履維難、步履蹣跚、步履維艱、施施而行、鵝行鴨步、健步如飛、閑庭信步、大步流星、跌跌撞撞、不疾不徐。

1.步履蹣跚 [ bù lǚ pán shān ]

釋義:蹣跚:走路壹瘸壹拐的樣子。 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子。

出處:宋·龔熙正《釋常談·步履蹣跚》:“患腳謂之步履蹣跚。”

2.不疾不徐 [ bù jí bù xú ]

釋義:疾:急速。徐:緩慢。不急不慢。指處事能掌握適度的節律,不太快或不太慢。

例句:文章到緊要關頭上來了,老王特意提高了聲音,~地念下去。

3.步履維艱 [ bù lǚ wéi jiān ]

釋義: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例句:往日裏健步如飛的他,如今被壹場大病折磨得~。

4.鵝行鴨步 [ é xíng yā bù ]

釋義: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例句:妳兩個閑常在鎮裏擡轎時,只是~,如今卻怎地這等走得快?

5.施施而行 [ shī shī ér xíng ]

釋義:形容走路緩慢。彼留子嗟,將其來施施。

6.大步流星 [ dà bù liú xīng ]

釋義: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四:“聽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邁過去,把它牽上。”

7.跌跌撞撞 [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 diē·die zhuàng zhuàng ]

釋義:[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形〉形容走路搖晃不穩,像要跌倒的樣子。

[ diē·die zhuàng zhuàng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的又音。義同“跌跌撞撞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2. 請問"矯健"與"輕盈"用來形容步伐最早是在什麽時候

本人查到的 僅供參考

矯健:最早出自清朝 《聊齋誌異》 形容步伐強健有力

清 蒲松齡 《聊齋誌異·青娥》:“叟便曳坐路隅,敲石取火,以紙裹藥末,熏生兩足訖。試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矯健。

輕盈 最早出自唐朝李白的《相逢行》 形容形容女子姿態纖柔,步伐輕快

唐 李白《相逢行》:“下車何輕盈,飄然似落梅。” 宋 周邦彥《柳梢青》詞:“有個人人,海棠標韻,飛燕輕盈。” 元 胡天遊《楊花吟》:“渡水隨風太有情,縈花惹草恣輕盈。” 徐遲《牡丹》九:“她邊談,邊唱,邊演,依然清響激越,體態輕盈。”

3. 關於腳步的詞語

被發徒跣:徒跣:赤腳步行。披散著頭發,赤著腳走路。形容悲痛到極點。

不步人腳:不跟著別人的腳步走。比喻不因循守舊。

步履如飛:形容腳步輕盈,走路快速如飛。

丟丟秀秀:形容身軀細小苗條,腳步輕盈。

健步如飛:健步:腳步快而有力。步伐矯健,跑得飛快。

腳高步低:形容腳步不穩,歪歪倒倒。

捷足先得:捷:快;足:腳步。比喻行動快的人先達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東西。

空谷跫音:跫:腳踏地的聲音。在寂靜的山谷裏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

空谷足音:在寂靜的山谷裏聽到腳步聲。比喻極難得到音信、言論或來訪。

躡腳躡手: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同“躡手躡腳”。

躡手躡腳: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