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詩中提出“茶道”壹詞的作者是皎然。
這兩個字主要出自其著名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壹詩中。
全詩如下: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壹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壹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 ,唯有丹丘得如此。
僧皎然(730-799),俗姓謝,字清晝,湖州(浙江吳興)人,是中國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吳興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頗有造詣。
他是最早進行實驗茶場、實驗室茶葉科學研究的倡導者、執行者、管理者。
他是“以茶代酒”,以茶為飲之風的積極推廣者。
他是茶葉精神功能及價值開發的探路者。
他是最早“品茗會”、“鬥茶賽”、“詩茶會”的倡導者、組織者、策劃者,“顧渚茶賽”“剡溪詩茶會”就是經典案例。
陸羽留下了《茶經》,皎然首創了 “茶道”,千利休強化了 “茶美”,這三者的結合才是茶道最完美的組合。
不過,盡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壹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