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藍星詩社的主要人物介紹

藍星詩社的主要人物介紹

藍星詩社的創立人之壹,覃子豪他早期詩作大多富有真摯的感情,強烈的愛憎。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毅然回國參加抗戰,出版的詩集《自由的旗》充滿不屈的反抗精神。詩集《永安劫後》更以極大的義憤控訴了日軍1943年10月對福建永安狂轟濫炸的暴行,詩集中《土地的烙印》、《血滴在路上》、《今夜宿誰家》、《兇手的鐵證》等無不字字血淚。詩人用平白的語言,描述了戰火劫難中的城市令人肝膽欲裂的場景,給讀者以巨大的心靈震撼。“文章合為時而著”,詩人的生命脈搏與祖國命運的脈搏壹起跳動,是覃子豪早期詩作的基本色調,詩的主題就是民族命運的主題,詩的語言平時樸素,詩質稠密,形式也較精致。

入臺後由於世易時移,詩人的思想情緒發生很大的變化,使他後期詩作在內容意蘊、詩的形象、語言和藝術形式等方面有了壹系列的變化,受現代主義詩風的影響逐漸明顯。詩的主題復雜化,抽象化。1955年出版的《向日葵》,標誌著覃子豪現代主義詩風的加重,詩作突出了詩人的主體感覺,通過對自身心靈的開掘,使對象心靈化,心靈對象化,從中可以看到表現主義的藝術直覺,象征主義對主體對應物的尋求,印象主義對稍縱即逝的意念的捕捉。 在臺灣現代詩壇上,五六十年代出現了壹批女詩人,蓉子是最有聲望的壹位。蓉子在臺灣詩壇被譽為“今之臺灣第壹位女詩人”,“永遠的青島”。1950年發表詩作《為什麽向我索取形象》、《青島》後壹舉成名,遂壹發不可收。

在五十年代,蓉子可稱為全身心擁抱大自然的田園詩人。她前期創作受古希伯來詩歌影響,宗教色彩濃厚,有人道主義思想,詩中蘊含著向上向美和勇於探索的進擊精神。蓉子的創作後期藝術上日趨成熟,這時期的詩有現代的實感,又有濃厚的浪漫氣息,與前期壹樣,仍充滿著對理想與希望的呼喚,對青春與生命的謳歌,她的詩在藝術結構,氣氛營造,意象捕捉和語言錘煉等方面都有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