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饃”,即饃、或饅頭,為我國最古老的發酵面團蒸食。《三國演義》中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時受戰死冤魂的阻攔。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饅頭”即意為“蠻頭”,所以有人說是諸葛亮發明的饅頭。不管這個傳說是真是假,但蒸饃的問世,反映了我們祖先從很早時候起,便掌握了酵母菌的生化反應特性,是食品微生物方面的壹項偉大發明。另外,《本草綱目》中記載“蒸餅(蒸饃)味甘、性平、無毒。具有消食、養脾胃、溫中化滯、益氣和血、止汗、利三焦、通水道之功能”,現在有人拿它同面包相媲美,把它譽為我國古代面食文化的象征。
方言裏也將做饅頭稱為“蒸蒸饃”。如魯西南有的地方把做主食分別稱為“蒸蒸饃、蒸(剁)卷子、蒸(搋)窩窩、貼鍋餅、烙烙饃、溻菜柁、攤煎餅”等,表述是壹樣的。圍繞著“蒸饃”也有些俗語、歇後語,如“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新出籠的蒸饃-熱氣騰騰” 、“蒸饃不添水-幹氣”、“壹輩子賣蒸饃-啥氣都受過”等等。
以前因家裏窮而被迫做出幾樣不同的主食,如今的家庭主食花樣繁多,有自己制作,也有到超市買現成的,依據健康養生可口選擇,二者相比,壹個地下、壹個天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