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衣的國語詞典是:本指繡有蟒蛇形的袍衣。後為繡龍形有四爪的衣袍。明代為大臣所穿,清代則為各官員遇典禮時穿用。衣底為藍色或石青,全身用金線繡蟒,以蟒數多寡分尊卑。 拼音是:mǎng yī。 註音是:ㄇㄤˇ壹。 結構是:蟒(左右結構)衣(獨體結構)。
蟒衣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1.即蟒袍。
二、引證解釋
⒈即蟒袍。參見“蟒袍”。引明王鏊《震澤長語·雜論》:“正德中,籍沒劉瑾貨財蟒衣四百七十襲,牙牌二_。”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壹·蟒衣》:“都禦史邊_奏禁蟒衣雲:品官未聞蟒衣之制今蟒衣皆龍形,宜令內外官有賜者俱繳進,內外機房不許織,違者坐以法。”《儒林外史》第十回:“_魯編修_頭戴紗帽,身穿蟒衣,進了廳事,就要進去拜老師神主。”
三、網絡解釋
蟒衣蟒衣,明代創制的壹種繡蟒的官服。蟒,形似龍而少爪,故有“五龍四蟒”之說。壹般以金線繡於衣上。明初只限於皇帝左右宦官及得寵親信人臣所服。《明史·輿服三》說:“按《大政記》,永樂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繡蟒於左右,貴而用事者,賜蟒,文武壹品官所不易得也。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面正向,尤貴。又有膝_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巨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_有紅、黃之別耳。”天順、弘治年間,曾禁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龍及飛魚、鬥牛等圖紋。因為這三種圖紋與龍形極其相似,最初只有壹、二品官可用,後遍賜於群臣。故有的人在繪繡時,有意無意地將之與蟒龍相近,以炫其貴,以至於最後引起朝廷的重視。
關於蟒衣的成語
粗衣惡食旰食宵衣惡衣菲食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彈冠振衣蟒袍玉帶解衣盤礴
關於蟒衣的詞語
布衣糲食蟒袍玉帶旰食宵衣解衣盤礴白衣公卿節衣縮食粗衣惡食弊衣蔬食黜衣縮食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蟒衣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