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描寫氣勢詞語是什麽意思

描寫氣勢詞語是什麽意思

1.描寫氣勢的詞語

杜甫《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譯詩: 泰山呵,妳究竟有多麽宏偉壯麗?妳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妳,集中了瑰麗和神奇,妳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壹日,我總要登上妳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壹覽無遺!杜甫《望嶽》詩,***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壹首是望東嶽泰山。

開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壹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即寫於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壹首,字裏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全詩沒有壹個“望”字,但句句寫向嶽而望。距離是自遠而近,時間是從朝至暮,並由望嶽懸想將來的登嶽。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壹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麽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裏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齊魯青未了”,是經過壹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真是驚人之句。它既不是抽象地說泰山高,也不是象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壹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裏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所以這壹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嶽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是有道理的。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鐘”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壹面為“陽”,山後背日的壹面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壹昏壹曉判割於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裏,確是“奇險”。

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

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嶽而產生的登嶽的意願。

“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壹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壹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

有時單用壹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壹切的雄心和氣概。

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壹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壹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這就是為什麽這兩句詩千百年來壹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鳴的原因。

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

(《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壹致的。

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嶽飛 《滿江紅》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同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註釋怒發沖冠:形容憤怒至極。瀟瀟:形容雨勢急驟。

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壹種抒情這舉。等閑:輕易,隨便。

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

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譯文我怒發沖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

我擡頭遠望天空壹片高遠壯闊。我禁不住仰天長嘯,壹片報國之心充滿心懷。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八千裏經過多少風雲人生。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

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作為國家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缺。

我滿懷壯誌,發誓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的消息。

賞析這是壹首氣壯山河、傳誦千古的名篇。表現了作者大無畏的英雄氣慨,洋溢著愛國主義 *** 。

紹興六年(公元。

2.描寫氣勢的詞語有

描寫氣勢的詞語有:

氣勢磅礴、

氣吞山河、

浩浩蕩蕩、

萬馬奔騰、

波瀾壯闊、

排山倒海、

聲勢浩大、

氣貫長虹、

地動山搖、

風雲變色、

威武雄壯、

氣勢恢弘、

蓬蓬勃勃、

雄赳赳,氣昂昂、

勢如破竹

勢不可擋、

無往不勝、

所向披靡、

洶湧澎湃、

波濤洶湧、

鋪天蓋地、

壹望無際、

摧枯拉朽、

橫掃千秋、

咄咄逼人、

如雷貫耳、

風卷殘雲、

勢如卷席、

風起雲湧。

3.的詞語 描寫氣勢

描寫海浪海浪峰湧 海水蒼茫 海水深藍 海水湛藍 海天相接 海濤呼嘯描寫山峰層巒叠嶂 解釋 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叠:重復,壹層加上壹層。

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叠。 崇山峻嶺 解釋崇:高;峻:山高而陡。

高大險峻的山嶺。 層山疊嶂 解釋層:層次;嶂:直立像屏障的山;疊:重復。

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疊。 層巒疊嶂 解釋層巒:山連著山;叠障:許多高險的象屏障壹樣的山。

形容山峰多而險峻。 連雲叠嶂 解釋連雲:與雲相連;叠:重疊;嶂:山峰。

山峰高聳入雲,重疊連綿。 重山峻嶺 解釋連綿起伏的高山。

重山復嶺 解釋謂山巒重叠層接。 叢山峻嶺 解釋叢:聚集;竣:高大。

無數高大險峻的山嶺 千峰百嶂 解釋形容山巒重叠。 萬壑千巖 解釋形容峰巒、山谷極多。

描寫人物品質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

○ 助人為樂:幫助人就是快樂。○ 與人為善:與:贊許,贊助;為:做;善:好事。

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

○ 舍己救人: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

○ 舍己為人: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 救死扶傷:扶:扶助,照料。

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現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 扶老攜幼:攜:拉著,帶領。攙著老人,領著小孩。

○ 扶危濟困: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爭執。

○ 劫富濟貧:劫:強取;濟:救濟。奪取富人的財產,救濟窮人。

○ 仗義疏財:仗義:講義氣;疏財:分散家財。舊指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財來幫助別人。

○ 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財物幫助別人。

○ 解衣推食:推:讓。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

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絕少分甘: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享。

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厚。○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

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雲行雨施:施:施布。

比喻廣泛施行恩澤。○ 豁達大度:豁達:胸襟開闊;大度:試題大。

形容人寬宏開通,能容人。○ 寬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 寬大為懷:對人抱著寬大的胸懷。○ 不念舊惡:念:記在心上。

不計較過去的怨仇。○ 既往不咎:咎:責怪。

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 不咎既往:咎:責怪。對以往的錯誤或罪責不再追究。

○ 網開壹面: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只留壹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壹條出路。

○ 網開三面: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壹條出路。

○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

○ 以德報怨:德:恩惠。怨:仇恨。

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溫柔敦厚:溫柔:溫和柔順;敦厚:厚道。

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

○ 棄瑕錄用: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仁至義盡:至:極,最;盡:全部用出。

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 犯而不校: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別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 有口無心:嘴上說了,心裏可沒那樣想。指不是有心說的。

○ 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急公好義:急:急於。

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舍生取義:舍:舍棄;身:生命;取:求取;義;正義。

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殺身成仁: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

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 成仁取義: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 大義滅親:大義:正義,正道;親:親屬。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

○ 毀家紓難: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 公正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鐵面無私: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

○ 南鷂北鷹:鷂、鷹:兩種猛禽。在南為鷂子,在北為老鷹。

比喻性格嚴峻的人。○ 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

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現多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 正大光明: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浩然之氣:浩: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指精神。

指浩大剛正的精神。○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

處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講情面。○ 來去分明: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財物方面不含糊。

○ 危言危行: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 直道而行:直道:正路。沿著直的道路走。

比喻辦事公正。○ 襟懷坦白: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

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不偏不倚:倚:偏。

不偏向任何壹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 無偏無黨:偏:不公正;黨:偏私。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

○ 壹視同仁:原指聖人對百姓壹樣看待,同施仁愛。後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 。

4.描寫場面 氣勢的詞語

描寫美好景象的成語:千帆競發、國泰民安、物華天寶、六畜興旺、人壽年豐

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眉飛色舞、心花怒放、破涕為笑、神采奕奕、脅肩諂笑

形容人非常多的成語:門庭若市、熙熙攘攘、萬人空巷、比肩繼踵、項背相望

有壹對反義詞的成語:有始無終、上上下下、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描寫四季景象的成語:春暖花開、冰天雪地、秋高氣爽、滿園春色

描寫威力大或氣勢大的成語: 波瀾壯闊、排山倒海、地動山搖、氣貫長虹

形容口才好的成語: 出口成章、語驚四座、才辯無雙、妙語連珠

含有五官的成語: 大耳垂肩、慈眉善目、情同手足、足智多謀、口若懸河

描寫人物好品質的成語:視死如歸、奮不顧身、卓爾不群、舍己為人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先人後己、兢兢業業、艱苦樸素、不卑不亢

寫歡樂場面的成語: 歡呼雀躍、掌聲如雷、萬眾歡騰、載歌載舞

描寫秋天景色的成語:金風送爽、雁過留聲、天朗氣清、壹葉知秋

描寫熱烈場面的成語:人山人海、熱火朝天、高朋滿座、車水馬龍

帶只字的成語:只言片語、只爭朝夕、只字未提、只字不差

帶而字的成語: 壹望而知、而立之年、侃侃而談、挺身而出、視而不見

帶如字的成語: 如花似錦、歲月如流、視死如歸、萬事如意、如膠似漆、如虎添翼、勢如破竹

描寫場面隆重的成語:張燈結彩、萬馬奔騰、高歌曼舞、鑼鼓喧天

形容學習工作勤奮刻苦的成語: 廢寢忘食、懸梁刺股、鑿壁借光、夜以繼日、臥薪嘗膽、鍥而不舍

5.請問形容氣勢十分雄壯的成語是什麽

1. 大氣磅礴 形容氣勢浩大。

2. 鋒不可當 鋒:鋒芒,指刀劍的刃和尖;當:阻擋、承受。鋒芒純利,沒有東西可以承受。形容氣勢極盛,不可阻擋。

3. 劍拔弩張 劍 *** 了,弓張開了。形容氣勢逼人,或形勢緊張,壹觸即發。

4. 氣勢磅礴 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5. 風行電擊 形容氣勢迅猛。

6. 風行雷厲 形容氣勢的迅疾猛烈。後多比喻執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嚴格。

7. 龍威虎震 形容氣勢奔放雄壯。常形容書法筆勢的遒勁有力,靈活舒展。

8. 氣勢洶洶 洶洶;氣勢很盛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9. 山呼海嘯 山在呼叫,海在咆嘯。形容氣勢盛大。也形容極為惡劣的自然境況。

10. 鷹撮霆擊 像老鷹攫食,雷霆猛擊。形容氣勢威猛。

11. 郁郁蔥蔥 郁郁: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12. 壯氣吞牛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來自成語詞典,滿意!)

6.氣勢是什麽意思

氣勢的釋義:[人或事物] 表現出來的力量、威勢。

氣勢[ qì shì ]

引證解釋:

1、指軍隊的士氣和威勢。

元 無名氏 《衣襖車》第二折:“燦燦銀盔氣勢強,珊珊鐵鎧帶寒霜。”

2、氣焰,權勢。

王先謙 《孫子餘淩半叔哀辭》:“用事者多貴遊公卿之弟,與夫突梯滑稽窺時赴勢之士,鮮衣怒馬,氣勢烜赫。”

3、氣象,氣派。

葉聖陶 《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在洞口擡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

擴展資料:

近義詞:氣概 、氣魄 、聲勢、派頭、氣派等。

1、氣概[ qì gài ]

解釋:氣派;聲勢。

柳青 《壹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氣概!這是壹九五五年秋天 中國 的鄉村嗎?這是我住了三年的 皇甫村 嗎?我的祖國,妳不是在前進,而是在飛奔!”

2、氣魄[ qì pò ]

解釋:氣勢,氣派。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該校氣魄遠不如燕大之大。”

3、聲勢[ shēng shì ]

解釋:名聲威望和氣勢。

鄒韜奮 《患難餘生記》第壹章:“當時《生活周刊》風行海內外,聲勢日大。”

4、派頭[ pài tóu ]

細解釋:人或事物所表現出來的氣派、氣勢。

馬烽 《太陽剛剛出山》:“妳們這裏真像個躍進的派頭。”

5、氣派[ qì pài ]

解釋:指人的態度作風或某些事物所表現的氣勢。

《紅樓夢》第三回:“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嫡親的孫女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