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的詞語解釋是:接受教令。用作謙詞,言接受教誨。拼音是:chéngjiào。註音是:ㄔㄥ_ㄐ壹ㄠ_。結構是:承(獨體結構)教(左右結構)。
承教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⒈接受教令。引《孟子·梁惠王上》:“寡人願安承教。”趙岐註:“願安意承受孟子之教令。”《戰國策·趙策二》:“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史記·樂毅列傳》:“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⒉用作謙詞,言接受教誨。引宋曾鞏《寄歐陽舍人書》:“所論世族之次,敢不承教而加詳焉。”《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徐禦史起身相謝道:‘承教了。’”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小髻》:“今已同裏,旦晚可以承教。”
二、國語詞典
接受教誨。
三、網絡解釋
承教承教,漢語詞匯。拼音:chéngjiào釋義:1、接受教令。2、用作謙詞,言接受教誨。
關於承教的詩句
敢不承教而加詳焉因緣父兄願承教聽獄平反願承教
關於承教的成語
曲意承迎承天之佑應天承運承嬗離合阿諛奉承承上啟下希旨承顏
關於承教的詞語
承前啟後承天之佑奉令承教希旨承顏承上啟下奉命承教承嬗離合承平盛世四海承平承先啟後
關於承教的造句
1、自己只須奉令承教,敷衍搪塞,便不愁得不到格外的寵幸。
2、得龜山先生前來,尚有何言?我等自然奉命承教,不敢有違聖命!
3、我國民族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基本屬於傳承教育範疇,不利於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因而面臨著從理念到實踐模式、管理體制向創造教育轉化的艱巨任務。
4、文章不長,只兩頁半,寫承教的瑣憶,寫溥老師論詩論字論畫的瑣言,很零碎也很深邃,字字暗含做人做事做文章的道理,讀壹遍,細想壹遍,領會壹遍。
5、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並稱為百世之師,令人感嘆的是師承先賢、親承教化沒有機會,實在是有原因的。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承教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