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成語故事“約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故事“約法三章”的主人公是誰?

主人公:劉邦 

漢語文字約法三章 漢語拼音yuē fǎ sān zhāng 詞語解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現在指以語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幾條要求大家***同遵守的條款。 字詞解釋約:商議確定;法:法律。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

約法三章與鴻門宴

劉邦進入鹹陽後,部下諸將見到秦宮室中的珍奇玩好、金銀財寶,不禁眼花繚亂,饞涎欲滴。驚奇之余便肆無忌憚地妳爭我奪,鬧得不可開交。壹時間,鹹陽城中混亂不堪。壹貫 好酒及色 的沛公以征服者的姿態大搖大擺地走進秦宮室,面對不可勝數的帷帳珠玉重寶和數以千計的後宮美女,也不禁貪婪地想 止宮休舍 ,體驗壹下做關中王的滋味。好在劉邦手下諸將中還有頭腦清醒的人,不斷地提醒著他。比如,樊噲對他說:珠寶玉器和美人婦女都是 秦所以亡天下 的原因,妳怎麽能留在宮中呢?應該趕快還軍霸上。但劉邦此時正沈迷於勝利之中,根本聽不進樊噲的話。張良聽說此事後,也對他說:秦為無道,沛公妳才得以至此。可是現在,妳剛壹進入鹹陽便打算安心享樂,這和暴秦有什麽兩樣呢?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希望妳能聽從樊噲的勸告。在樊噲和張良的苦苦勸說之下,劉邦這才醒悟過來, 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 ①。 劉邦還軍霸上後,便召集諸縣父老豪傑,向他們發布安民告示: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②這個安民告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約法三章.關於劉邦的 約法三章 ,有三點值得註意:首先,它是劉邦由農民起義領袖向地主階級代表轉變的標誌。在秦末農民起義過程中, 縣殺其令丞,郡殺其守尉 的現象屢見不鮮,是合理的。現在根據 約法三章 ,如果誰敢於再像陳勝、吳廣那樣殺死將尉,斬木為兵,揭竿而起的話,那就要被處死。因此,這是保護地主階級生命財產的法令。其次,命 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實際上是保留了秦王朝的行政機構和官員,並使之為自己服務,他們 行縣鄉邑 ,將劉邦的 約法三章 傳達給鄉紳百姓,這壹作法從本質上講保護了關中地主集團的利益。第三,更為直接的是,劉邦當眾宣布懷王與諸侯的約定,並刻意籠絡人心,壹再表示他率軍入關是 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 ,便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關中地主集團的好感。於是, 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 ,而劉邦則辭讓不受,說: 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 這樣壹來, 人又益喜 ,他們終於消除了對劉邦的懷疑和戒備, 唯恐沛公不為秦王.這樣,劉邦在未來與項羽對關中的爭奪中,已經棋先壹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