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回國後我帶江西大學、中山大學口譯碩士學員參加翻譯協會年會時與張建敏先生合影)張建敏
,男,
1970年生於杭州,上外本科畢業,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畢業。曾任外交部翻譯室副主任,09年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雙邊處參贊,
主要負責動態跟蹤,人權、宗教等事務,
2010年任駐美大使館國會處參贊。
曾多次做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主要譯員隨同外訪,被業界譽為中國翻譯三劍客之壹,如今,三十而立的他成功“從高級技術崗位走向高端管理層”,成為當代中國最年輕的司局級外交官。“金童”杭城漁人家 瀟灑而有才氣的張建敏1970年出生在杭州城北拱宸橋壹個普通百姓人家(
現在的人才越來越趨向年輕化,成功也越來越年輕化了,很多同學說平凡人家出人才不易,但是我們都不要忘記,大部分的人才都出自於平凡人家。
),父母都是杭州第壹棉紡織廠的工人。張建敏祖父以及外祖父都是杭城運河邊上的“漁佬兒”。(平凡人家得貴子,我覺得家族應該由於我們的出現而變得不同,家族榮耀在於我們發揚。) 張建敏壹口流暢地道的英語最初是在令杭人趨之若鶩的杭州外國語學校奠下第壹塊基石的。開始的時候,張建敏的成績並不突出。因家境貧寒,他甚至買不起壹本最普通的英文詞典(
多麽熟悉的經歷,妳們應該沒有體會過
)。有壹年,識英才而教的初中班主任在新學期的“施政”演說中宣示了壹項頗有新意和“誘惑力”的獎勵政策:本學期班上成績最好的和進步最快的學生將在期末獲獎。讓班主任也始料未及的是,他的這壹舉措竟然給了少年張建敏如此大的激勵和動力:學期結束時,張建敏成了班上進步最快的學生。年輕的班主任果然言而有信,臉上泛著紅光的張建敏從班主任的手裏接過了那本他夢寐以求的厚厚的英漢朗曼詞典(
這位班主任無疑是壹位貴人,真正的教育者。這樣的老師,我敬佩!真正的老師不僅先得道,有專攻,更要有愛心,有責任心,甘於奉獻,真正熱愛教育事業
)。1986年,浙江電視臺舉辦“美的知識”競賽,張建敏自行組織同學參賽。這場競賽曝出的最大“冷門”是張建敏率領的學生隊分別戰勝了蕭山市教師隊和浙江大學研究生隊而“獨占鰲頭”
。高三那年,成績出類拔萃的張建敏還曾代表杭州外國語學校參加全國青年電視英語競賽(中學組)獲得二等獎。進級的六名學生中,除了張建敏外都是上海人。十載春秋彈指壹揮,如今,那幾位上海人都去了國外,唯有張建敏“碩果僅存”
,留在了外交部。(看來建敏兄的老師屬實是好,不僅教出了專才,還教出了不舍得愛國情懷。這樣的老師沒有被評為感動中國,也要評為感動杭州了!在這裏,向真正嘔心瀝血的老師致敬,我說了,是真正嘔心瀝血的,並祝福我心中壹路以來支持我的老師們永遠安康、幸福!) 靠著平時的汗水與勤奮,1986年秋,自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後的張建敏邁著堅實的步伐跨進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大門。20歲那年,參加完復旦大學研究生考試後的張建敏遇上了當時北外聯合國譯訓班招生。他與外交硬是有緣,壹試而中,由此而登上北去的列車,為未來的外交航程揚起了風帆。(大的成功真的靠運氣,但如果自己努力,就算真的沒遇到運氣,妳也能又不小的收獲,這就是天道酬勤了。試問,建敏不去到外交部,就沒有今天耀眼了?非也!誌趣選擇不同,人生發展軌跡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