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叫dèng清石灰石還是chéng清石灰石

叫dèng清石灰石還是chéng清石灰石

1漢語詞語

編輯

[chéng qīng]

基本信息

近義詞清潔 清亮 清澄 澄澈 澄瑩 清新

反義詞渾濁 混濁 汙濁

基本解釋弄清楚(知識、問題等)

詳細解釋

釋義

①清亮:湖水碧綠,清澈明亮。

如: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老舍:《濟南的冬天》)

②使渾濁變為清明,比喻肅清混亂局面:~天下。

③弄清楚(認識、問題等):~事實

造句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無辜的,所以在法庭上他努力地澄清自己。

[dèng qīng]

基本信息

釋義使雜質沈澱,液體變清[1]

例句這水太渾,澄清後才能用。

(1)周立波《桐花沒有開》六:“要等秧田裏的泥水澄清壹點。”徐懷中《西線軼事》八:“找到壹片積水,盡是小蟲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幾片凈水劑澄清壹下,那種怪味讓人打哆嗦,喝不進去。”

(2)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後方可用來灌溉禾苗——老舍《濟南的冬天》

詳細解釋

1. [clear]清亮;清澈

池水碧綠澄清

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後方可用來灌溉禾苗——老舍《濟南的冬天》

2. 顯示事實真相;消除混亂或模糊之處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裏埃。——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誌》

3. 使變清。喻平治天下。

《北史·儒林傳·張雕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雕武 更以澄清為己任,意氣自高。”

4. 渭肅清混亂局面。

《後漢書·黨錮傳·範滂》:“ 滂 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 元文及翁《賀新郎·西湖》詞:“余生自負澄清誌,更有誰磻溪 未遇, 傅巖 未起。”朱德《和郭沫若同誌<登爾雅臺懷人>》:“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黃龍定約君。”

5. 引申為安定。

宋司馬光《西齋》詩:“四境已澄清,還以書自怡。”

6. 清澈;明潔。

晉陸雲《南征賦》:“閑夜冽以澄清,中原曠而曖昧。”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馮雪峰《上饒集中營》第三部:“ 施珍 的臉上浮上微笑,顯得特別的美麗、堅決和純潔,她的眼睛平靜澄清。”

7. 搞清楚;弄明白。

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尹勛等並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巴金(中國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觸,只要經過敞開胸懷的辯論,總可以澄清壹些問題。”

2科技名詞

編輯

概念

英文clarification

定義利用接觸凝聚作用和沈澱作用實現泥水分離的壹種汙水處理方式。[2]

辨析

中學化學中常見的“澄清石灰水”中的“澄”字,念(dèng)還是(chéng)?昨天,有網友截圖某教輔書上現代漢語常用字的字音,圖片中紅線圈明“澄清石灰水”中的“澄”念“dèng”,壹時在微博上引起熱議。

壹說:澄(dèng)清石灰水。據《現代漢語詞典》,“澄(dèng)清”為動詞,意為“使雜質沈澱,液體變清”,例如:這水太渾,澄清後才能用。如此,“澄清石灰水”便是壹個動賓結構的詞組,表示對石灰水進行“澄(dèng)清”這樣壹個操作。當然,動賓結構的詞組也可以作為名詞短語,比如“打印件”,“克隆羊”,如此,“澄清石灰水”也可以表示動作完成後的狀態,即“澄(dèng)清”後的石灰水。但是,這兩種意思在發音和字詞上完全壹樣,難免引起混淆。

二說:澄(chéng)清石灰水,也是很多老師和教輔書中的讀音,此時,澄(chéng)清為形容詞,意為清澈,整個詞組為偏正結構,即清澈的石灰水,用以與實際生活中較常見的石灰水(即渾濁的石灰水)區別,好比我們會用“純凈水”來表示和生活中較常見的水(自來水、雨水、泉水等)的區別,另外,“澄(chéng)清石灰水”作為偏正結構的詞組,相對不會引起歧義,而且很好地描述了指稱對象的狀態,並且它適用於任何制備方法得到的清澈石灰水,而不至於產生矛盾,因而該命名更具簡單性和準確性。

1、根據本詞條定義(詞條名片的第壹句話)可以知道,澄清石灰水即為Ca(OH)2的澄(chéng)清溶液(即要求溶液清澈,因為這裏“澄清”是與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對應的,見詞條下文,“用途”部分,所以這裏要求的“澄清”只能是形容詞),即對澄清石灰水的定義只要求溶液澄(chéng)清(而並不要求溶液飽和)。

2、化學上只有配置飽和溶液時才嚴格要求加入過量溶質直至不能再溶解為止(見飽和溶液),此時(過濾之前)整體溶液是渾濁的,存在不溶物(過量的溶質),此時才有進行“澄(dèng)清(使雜質沈澱,液體變清)”這壹過程。

3、澄(dèng)清系指使雜質沈澱,液體變清,如果配置好的溶液溶解完全之後就不存在不溶性物質(清澈的),就無所謂“澄(dèng)清”這壹過程。

4、氫氧化鈣溶解度為0.185g/100ml(出自氫氧化鈣),並不是所謂的“特別小”(即使對於中學範疇),配置100mL飽和石灰水,飽和溶液也只是需要0.185g氫氧化鈣,即介於0.1g與0.2g之間,而中學所使用的托盤天平最小刻度為0.1g,可以知道如果只稱取0.1g氫氧化鈣來配置100mL不飽和溶液(但是溶液清澈,符合定義),其稱量量處於托盤天平的稱量範圍之內,即該稱量操作可以進行。

5、若使用中學範圍內的,最小分度值0.1g的托盤天平,稱取0.1g氫氧化鈣(假設托盤天平誤差極大,甚至稱量時過量了50%,那也至多0.15g,是小於0.185g的,可以被100mL蒸餾水完全溶解),溶於100mL蒸餾水(這個量並不太大,屬於可以進行的操作)中,溶解平衡後可以直接得到澄(chéng)清(清澈)的石灰水,根本不需要進行“澄(dèng)清”這壹過程!也就是說,中學條件下完全可以直接配置出清澈即“澄(chéng)清”的石灰水,而根本不必進行“澄(dèng)清”這壹過程,而且這也符合對於澄清石灰水的定義,即溶液清澈(而不是要求溶液飽和)。

6、綜上所述,可見某些“專家”所謂“動賓結構的詞組”而讀作“澄dèng”的所謂解釋是完全荒謬的-因為只要用托盤天平稱量0.1g純凈的氫氧化鈣(這個行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並溶於100mL水中即可直接得到清澈(澄清)的石灰水,而不必進行“澄(dèng)清”這壹操作“澄(dèng)清”這壹動作既然是非必要的,那麽所謂的“表示動作完成後呈現的狀態”或者用這個非必要性的動作來進行定義或者命名的說辭自然不攻自破了,因為無論定義還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澄(dèng)清”這壹過程都不是必要的,只要求得到的石灰水是“清澈”(“專家”自己所給出的釋義也是“清澈的石灰水”,引用自華中師範大學(微博)語言學系吳振國主任的解釋)。此外,澄清本身即可作形容詞用,用形容詞來修飾名詞這也是合乎邏輯的。

故澄清石灰水讀chéng qīngshí huī shuǐ

這是百度百科的解釋,大多數情況下念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