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釵橫鬢亂 [ chāi héng bìn luàn ]
解釋:鬢:耳邊的頭發;釵:婦女的首飾,由兩股合成。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壹邊。形容婦女睡眠初醒時未梳妝的樣子。
出自:宋·王安石《扇子詞》:“青冥風霜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
譯文:青天風霜不是人世,耳邊的頭發散亂,首飾橫在壹邊顯得特別寒冷。
二、言傳身教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 ]
解釋: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自:戰國 莊子《莊子·天道》:“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譯文:我跟隨的人,不可以用語言表達的
三、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釋:居:處於;思:想。雖然處在平安的環境裏,也想到有出現危險的可能。指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
出自:春秋 左邱明《左傳·襄公十壹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譯文:平安無事時要想到以後可能發生的危險,想想就有準備,有備無患。
四、國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解釋:國家富強,人民安定。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刑法誌》:“至齊桓公任用管仲而國富民安。”
譯文:從齊桓公任用管仲開始國家富強,人民安定。
五、承上啟下 [ chéng shàng qǐ xià ]
解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寫文章方面。
出自:宋·張炎《詞源·制曲》:“思量頭如何起,尾如何結,方始選韻,而後述曲,最是過片不要斷了曲意,須要承上啟下。”
譯文:考慮頭怎麽起,尾巴如何結,剛開始選韻,然後闡述曲,最是經過壹片不要斷了曲意,要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