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快速沈沒”項目如何讓航彈變魚雷?
美國空軍測試了其新型攻擊艦艇的制導炸彈,在測試中壹架從佛羅裏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起飛的F-15E“攻擊鷹”戰鬥機,釋放了壹枚經過改裝、用來專門打擊海上目標的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並利用該武器摧毀了壹艘位於墨西哥灣的全尺寸目標船只。而這也是美國空軍研究實驗所對這種海上型JDAM武器概念進行的第二次測試,測試的名稱為“快速沈沒”(Quicksink)。
航空炸彈變身魚雷
現在美國空軍越來越擔心將來可能會與壹個擁有強大海軍力量的大國發生沖突,而要擊沈敵方的大型水面艦艇,重型魚雷是壹種有效的手段,理想情況下如果魚雷在敵艦龍骨正下方引爆,其產生的沖擊波足以使船體背部破裂並快速沈入海底。
但重型魚雷價格昂貴,並且主要被海軍所掌握,為此美方建立了Quicksink聯合能力技術演示項目(JCTD),以為美國空軍提供壹種低成本且更靈活的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有可能被大多數空軍戰鬥機采用,為作戰指揮官和作戰人員提供更多選擇。
重2000磅(約合900公斤)的GBU-31JDAM炸彈采用全球定位系統制導,但並不能自行推進。在被從飛機上釋放後,投彈飛機的速度及自身重力將使JDAM炸彈獲得速度,而炸彈的尾翼將引導它飛向預定目標。
這種海上型炸彈旨在既能打擊海上的靜止目標,也能打擊移動的目標,並且會在敵艦附近的水面以下起爆,從而產生魚雷壹樣的毀傷效果。
美方稱,GBU-31的GPS制導系統將是舊版GBU-24激光制導系統的壹大進步,因為如果使用激光制導,飛行員將不得不在該區域徘徊並持續用激光照射目標,這可能會使飛行員面臨更多被擊落的風險。但如果使用GPS制導後,飛行員可以在發射後立即離開,而且GPS制導將能夠在所有天氣條件下工作。
另外,美軍相關人員還指出,Quicksink重新設計了炸彈頭部的形狀,意在防止炸彈在落到水面時,不會產生彈跳而偏離至某個錯誤的方向。
對抗大國海軍的新手段
2021年8月26日,美國空軍進行了第壹次機載測試,作為Quicksink聯合能力技術演示的壹部分,由來自第85測試和評估中隊的3架攜帶JDAM的F-15E戰機提供支持,F-15E使用改進過的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打擊移動和靜止的海上目標。 2022年3月6日,美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布了Quicksink項目能力的演示視頻。視頻中,1架F-35戰鬥機執行常規海上巡邏任務,壹架P-8海上巡邏機發現並識別了壹艘配備遠程彈道導彈的貨船,隨即引導F-35前往目標區域。
當F-35抵近目標區域並探測到威脅目標後,發射了壹枚改進過的GBU-31,當彈藥接近目標後,啟動“全天候海上搜尋器”自主搜索,然後鎖定目標,壹旦鎖定就會跟蹤並計算敵艦的速度矢量,然後像魚雷壹樣在水下爆炸擊沈貨船。美方認為,Quicksink代表了空軍擊沈艦艇能力方面的重大進步,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將現有JDAM改造為反艦武器,而且美軍此類武器庫存充足,因此在未來與其他大國的海上對抗中可能特別重要。
軍事小詞典:
Quicksink聯合能力技術演示項目(JCTD):該項目的關鍵是空軍研究實驗室開發的基於武器開放系統架構(WOSA)的導引頭,該導引頭成本低,可精確瞄準,並提供了模塊化和即插即用的組件能力,後續可集成到當前和未來的各種武器系統中,以打擊靜態和移動的海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