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hacker),源於英語動詞hack,意為“劈,砍”,引申為“幹了壹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園俚語中,“黑客 ”則有“惡作劇”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術高明的惡作劇。在日本《新黑客詞典》中,對黑客的定義是“喜歡探索軟件程序奧秘,並從中增長了其個人才幹的人。他們不象絕大多數電腦使用者那樣,只規規矩矩地了解別人指定了解的狹小部分知識。”由這些定義中,我們還看不出太貶義的意味。他們通常具有硬件和軟件的高級知識,並有能力通過創新的方法剖析系統。“黑客”能使更多的網絡趨於完善和安全,他們以保護網絡為目的,而以不正當侵入為手段找出網絡漏洞。
另壹種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網絡漏洞破壞網絡的人。他們往往做壹些重復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們也具備廣泛的電腦知識,但與黑客不同的是他們以破壞為目的。這些群體成為“駭客”。當然還有壹種人兼於黑客與入侵者之間。
壹般認為,黑客起源於5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中,他們精力充沛,熱衷於解決難題。60、70年代,“黑客”壹詞極富褒義,用於指代那些獨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計算機迷,他們智力超群,對電腦全身心投入,從事黑客活動意味著對計算機的最大潛力進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為電腦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這些黑客,倡導了壹場個人計算機革命,倡導了現行的計算機開放式體系結構,打破了以往計算機技術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裏的局面,開了個人計算機的先河,提出了“計算機為人民所用”的觀點,他們是電腦發展史上的英雄。現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開天窗(trapdoor),走後門(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這壹時期發明的。從事黑客活動的經歷,成為後來許多計算機業巨子簡歷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例如,蘋果公司創始人之壹喬布斯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計算機的使用還遠未普及,還沒有多少存儲重要信息的數據庫,也談不上黑客對數據的非法拷貝等問題。到了80、90年代,計算機越來越重要,大型數據庫也越來越多,同時,信息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裏。這樣壹場新時期的“圈地運動”引起了黑客們的極大反感。黑客認為,信息應***享而不應被少數人所壟斷,於是將註意力轉移到涉及各種機密的信息數據庫上。而這時,電腦化空間已私有化,成為個人擁有的財產,社會不能再對黑客行為放任不管,而必須采取行動,利用法律等手段來進行控制。黑客活動受到了空前的打擊。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現在越來越多地要求黑客傳授給他們有關電腦安全的知識。許多公司和政府機構已經邀請黑客為他們檢驗系統的安全性,甚至還請他們設計新的保安規程。在兩名黑客連續發現網景公司設計的信用卡購物程序的缺陷並向商界發出公告之後,網景修正了缺陷並宣布舉辦名為“網景缺陷大獎賽”的競賽,那些發現和找到該公司產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獲1000美元獎金。無疑黑客正在對電腦防護技術的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