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藝術作品的靈魂,它是客觀事物精粹的集中,通過藝術加工達到情景交融的美麗境界,同時也是人思想感情的陶冶。
“意境”壹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可見其最早源於文學作品,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更早的接觸到了這壹美學範疇。唐代的王昌齡的《詩格》最早提出了意境的概念。
明代朱成爵在《存余堂詩話》中則進壹步明確了這壹概念。到了明末清初,王國維進壹步總結了我國古代詩論,並結合西歐美學成果使意境說更加系統和完善。
山水畫自戰國時期出現,距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隨著古代畫論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五代至宋元時期,山水畫便開始接觸到“意境”的問題。“意境”的範疇壹經誕生,便成為山水畫的最高追求目標之壹,從而使山水畫有了更高的境界和情調。
五代時期的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出了“真景”說,他說:“可忘筆墨,而有真景”,主張“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並闡明“真者氣質具盛。”
其作品《匡廬圖》(傳.現藏臺灣)雖然還帶有早期山水畫刻板、凝滯的特點,但從山石的結構,樹的形態,峰巒的轉折機透視變化上,刻畫得都很具體。表現了“上突危峰,下瞰窮人”的真山真水。
反映了他“貴似得真”的藝術主張。又如關仝的《秋山晚翠圖》(現藏臺灣)山石兀立、氣勢逼人、山泉棧道、流轉有序,有可攀之感。與荊浩相比顯得更為真實自然。這種真實的空間境象,能使觀者謂之感染,引起***鳴,產生豐富的想象。同時也是意境美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