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語文陳訴性知識的教學應該註意什麽問題

語文陳訴性知識的教學應該註意什麽問題

壹、 引言

閱讀是壹種極有價值的基本技能。從古到今,人們大多需要通過閱讀來了解前人積累的知識與文化,而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通過閱讀及時汲取新的知識與信息,就顯得更加迫切與重要了。因此閱讀在小學語文中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在剛頒布的《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對閱讀教學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註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因此重視閱讀教學,是我們每壹個人都應極為關註的。

閱讀是個體與文字材料相互作用而獲取信息、習得知識的過程。信息加工心理學知識分類理論認為:廣義的知識可分為兩大類,即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在許多閱讀教學的研究中,人們更為關註的是閱讀的程序性知識,即閱讀的基本技能和認知策略。而忽視了閱讀的陳述性知識研究。而熟練的閱讀包括三個要素:觀念性理解、自動化的基本技能,以及認知策略。其中的觀念性理解是指,閱讀者具有的與閱讀材料所涉及到的主題相關的知識、與所讀文本相應的文本圖示,以及有關的詞匯知識。盡管閱讀的程序性知識的確在閱讀過程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但我們也不能否認,陳述性知識的基礎性作用。所以如何更好的處理兩者的關系,將陳述性知識擺在壹個適當的位置,是我們應該努力探討的。

二、 陳述性知識與閱讀的概述

1、 定義闡釋。

閱讀教學涉及到的陳述性知識主要有語文陳述性知識和閱讀陳述性知識,後者包含在前者中,但也有其獨特性,因此有必要將兩者區分壹下。所謂的語文陳述性知識是指命題網絡或圖式表征的、需要學生有意識地回憶出來的語文知識,如學生個體積累的詞匯知識、作家作品知識等,這類知識的習得、保持和運用,對於語文具有重要意義。

而閱讀陳述性知識是通過學生個體有意義記憶掌握的知識,也就是學生獲得的語義知識。它以命題網絡或圖式表征形式貯存於個體長時記憶中,如記敘順序的知識、說明方法的知識等,它們都是用來回答“是什麽”的問題的。

閱讀陳述性知識作為語文陳述性知識的壹部分,是對閱讀這壹過程的具體體現。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當理解某壹個詞語時,人們往往會查考自己陳述性記憶中的“心理詞典(mental

dictionary)”也就是說,在閱讀中,首先激活陳述性記憶中有關某個特定詞的知覺(它的形或音),要提取正確的詞義,就必須從被知覺激活的所有詞義中,挑選出對當前上下文特別適宜的詞義。這個“心理詞典”也就是個人的閱讀陳述性知識,更為廣義上來說則是語文的陳述性知識。

2、 陳述性知識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陳述性知識的習得、保持和運用,是完成語文智育目標的主要環節。語文智育目標由知識教學、能力培養、智力發展三部分內容組成。陳述性知識教學目標(即知識教學目標)是語文智育目標的主要內容之壹,它包括聽說讀寫方法的知識、語言知識、邏輯知識、文體知識、文學知識等。閱讀程序性知識(即閱讀能力)是以陳述性知識為基礎,並在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而程序性知識的習得過程又是智力開發、智力訓練的有效途徑。加涅就認為:人的智力發展過程主要是壹些習得的能力的積累過程。語文陳述性知識不但是聽說讀寫程序性知識產生的基礎,同時也是這些程序性知識的有機組成部分。沒有陳述性知識的習得、保持和提取,學生個體就無法習得語文程序性知識,智力發展無從談起,語文智育目標也成壹紙空文。

認知心理學觀點認為,從會所說到會做要經歷壹個過程,如果對基本知識還說不清道不白,那麽要實現向會做的轉變是不可能的,因此陳述性知識是程序性知識的基礎或起步階段。在閱讀教學中也是如此,如果連最基本的字詞理解都有困難,那麽就必然會影響閱讀的效果或者說根本無法順利閱讀。換句話說,如果個體擁有廣博的陳述性知識,那麽就能促進閱讀過程中詞的解碼、提取及語句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