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詩詞界的用典高手以及用典佳作

詩詞界的用典高手以及用典佳作

詩詞界的用典高手主要有以下三位,主要作品分別:

(壹)張可久

張可久是元旦散曲大家,跟喬吉齊名,兩人合成為“張喬”,後人評價張喬,說“樂府之有喬、張,猶詩家之有李、杜”。這是壹個非常高的評價了。張可久寫的散曲,喜歡用典,也非常善於用典。示例如下:

1、張可久的《賣花聲》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

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壹聲長嘆。

上片用了秦始皇阿房宮、石崇金谷園和隋煬帝開大運河的三個典故,下片用項羽烏江自刎、周瑜赤壁之戰、班超年老思歸三個典故,道出了歷史興亡之嘆,也寫出了作者對“生民塗炭”的同情,是元曲小令中的佳品。

2、張可久的《人月圓》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這首小令連用了“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三個典故,用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廟中烏鴉飛來飛去,來說明千古興亡之嘆,典故用得巧妙且自然,壹點都不穿鑿,也是元曲中的上乘之作。

3、張可久的《普天樂》

為誰忙,莫非命。西風驛馬。落月書燈。

青天蜀道難,紅葉吳江冷。

兩字功名頻看鏡,不饒人白發星星。

釣魚子陵,思蒓季鷹,笑我飄零。

這首小令連用了嚴子陵隱居富春山釣魚,張翰蒓鱸之思兩個典故,說明作者厭倦四處奔波的官場生活,渴望回歸田園、寄情山水。兩個典故簡潔別致,跟全文巧妙融為壹體,可謂天衣無縫。

(二)辛棄疾

辛棄疾是宋詞大咖,跟蘇軾齊名,號稱“蘇辛”。辛棄疾寫詞,也經常用典,示例如下:

1、辛棄疾的《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

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

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裏,故人長絕。

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

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我,醉明月?

這是壹首非常別致的送別詞。上片用了王昭君出塞、陳皇後失寵、莊姜送衛姬三個典故,下片用了李陵蘇武北海送別、燕太子丹荊軻易水送別兩個典故。全詞用5個歷史上送別的典故,來寫離別之情。“誰***我,醉明月?”點出友人離開後,作者將倍感孤寂,就像歷史典故中那些人壹樣,會蕭瑟落寞,也會不斷思念。

2、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這首詞下片用了張翰蒓鱸之思、許汜求田問舍的典故,另外“吳鉤”“樹猶如此”也是用了前人的典故。全詞就登臨所見揮發,將寫景、用典和抒情融為壹體,寫得沈痛悲憤,又慷慨激昂。

(三)蘇軾

相比其他人,蘇軾詩詞用典不算多,但他用典別具特色。蘇軾寫詩文用典,不拘小節,善於出新。

他參加科舉考試,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主考官是歐陽修,對蘇軾文章非常欣賞,但是,他看完後不明白文章中“當堯之時,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的出處,於是向蘇軾請教。蘇軾說在《三國誌·孔融傳》裏面。歐陽修翻了《三國誌·孔融傳》,也沒有發現有上面那個典故,於是再次請教。

蘇軾說,根據《三國誌·孔融傳》記載,曹操擊敗袁紹後,把袁紹的壹個漂亮的兒媳婦,送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孔融對此說:“好呀,當年武王滅商,把妲己送給了周公。”曹操聽後非常驚訝,問孔融這個說法出自哪裏。孔融說,按照如今發生的事情,我覺得武王和周公當時也應該會這麽做。我文章所用的典故“三殺三宥”,也是根據如今的情況,推測當年臯陶和堯也應該會這麽做。

歐陽修聽完恍然大悟,對蘇軾大為贊賞:“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

蘇軾的《南鄉子·和楊元素》

東武望余杭,雲海天涯兩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

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這首詞的上片,“醉笑陪公三萬場”壹句化用了李白《襄陽歌》中“百年三萬六千日,壹日須傾三百杯”的詩意。下片中“墮淚羊公卻姓楊”化用了羊祜“墮淚碑”的典故。羊祜擔任地方官員時,治理有方,深受民眾愛戴。後來,羊祜去世後,當地百姓樹立石碑銘記他,見者無不流淚,所以叫“墮淚碑”。這裏用羊祜來代指楊元素,說明楊元素深受百姓擁護,表達了對友人的高度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