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病的國語詞典是:恥辱。《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引申為譏罵、指摘。宋.蘇軾〈與李公擇書〉:「非兄,仆豈發此?看訖,便火之,不知者以為詬病也。」也作「詬厲」。拼音是:gòubìng。詞性是:動詞。註音是:ㄍㄡ_ㄅ壹ㄥ_。結構是:詬(左右結構)病(半包圍結構)。
詬病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詬病gòubìng。(1)指出他人過失而加非議、辱罵。
二、引證解釋
⒈侮辱。後引申為指責或嘲罵。引《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_病。”鄭玄註:“_病,猶恥辱也。”晉幹寶《晉紀總論》:“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蓋***嗤點以為灰塵,而相_病矣。”元揭_斯《送劉以德赴化州學正序》:“而猶未能浸淫乎三代之教者,旬宣之道未盡,廉恥之化未興,_病之風未除也。”夏衍《也談戲劇語言》:“‘戲劇語言’之受人詬病,說來也已經是‘老奶奶的被窩--蓋有年矣’的事了。”
三、網絡解釋
詬病詬病是壹個漢語詞語,拼音是gòubìng。解釋為侮辱,後引申為指責或嘲罵。出自《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鄭玄註:“詬病,猶恥辱也。”
關於詬病的詩句
後世茍輕肆於胸臆兮必遽貽於詬病詬病君子儒時人任詬病
關於詬病的成語
詬如不聞病病歪歪蚌病生珠病民害國詬龜呼天病入膏肓忍尤攘詬病病恙恙病從口入
關於詬病的詞語
詬龜呼天詬如不聞蚌病生珠負詬忍尤冷熱病忍尤攘詬病從口入不訾詬恥病入膏肓泡病號
關於詬病的造句
1、閱覽器采用金屬混紡體塗層作為電墨屏,取代了壹直被詬病的玻璃屏,這無疑會讓電子閱讀迷們歡欣鼓舞。
2、無論妳怎樣做人,總會有人背後詬病妳,這很正常。
3、命運這種似有似無的東西壹直以來都受到了魔法師們的詬病,他們更加認同那些有著足夠依據的東西。
4、後現代主義者批判它有所偏袒,自欺欺人,最終導致了西方文明最為詬病之處。
5、中國自古有“歲稔年豐”、“強本節用”的傳統,農業從來就是立國之本,所謂本固邦寧,也因此,“不稼不穡”多遭詬病。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詬病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