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二聲時
(形聲。從禾,襄( xiāng)聲。本義:禾莖中白色柔軟的部分。也指瓜果的肉)
2. 同本義
3. 豐收
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漢· 賈誼《論積貯疏》
穰歲之秋。——《韓非子·五蠹》
4. 又如:穰川(獲得豐收的平原地方);穰歲(豐年)
5. 泛指黍稷稻麥等植物的桿莖
燒黍穰。——賈思勰《齊民要術·種谷》
6. 又如:穰子(芻料;餵牲口的草)
7. 飽滿的稻粒
凡稻最佳者九穰壹秕,…則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天工開物》
8. 填,充實
心是虛底物,性是裏面穰肚餡草。性之理包在心內,到發時卻是性底出來。——《朱子語類》
〈動〉
1. 通“禳”。祭名,去邪除惡之祭
見道旁有穰田者。——《史記·滑稽淳於髡傳》
念三聲時
〈形〉
1. 盛多;眾多
高唐州城池雖小,人稠物穰,軍廣糧多。——《水滸全傳》
2. 又如:穰浩(眾多);穰穰(眾多)
3. 通“攘”。煩亂;紛亂
如:穰穰(紛亂貌)
4. 繁榮
長安中浩穰,於三輔尤為劇。——《漢書》
5. 興旺;旺盛
漢世之論,自 賈誼已繁穰,其次漸與辭賦同流。—— 章炳麟《國故論衡·論式》
[數]
1. 中國物理學會曾作為10 18 的詞頭的用字
國際制用“艾可薩”,簡稱“艾”,符號E
2. 萬萬秭
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秭曰穰,萬萬穰曰溝。——《孫子算經》
〈動〉
1. 通“攘”。排除;排斥
如:穰災(攘災;祛災)
2. 通“禳”。祈福;向神祈求
如:穰人(古代替人向神鬼禳祝致福者);穰田(向神祈求莊稼豐收)
3. 煩擾。通“攘”
又不是公事忙,不由咱心緒穰。——孟漢卿《魔合羅》
4. 塞;填塞
高擡在衣架上怕吹了顏色,亂穰在包袱中恐銼了折兒。——王實甫《西廂記》
好的話給點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