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上思念李夫人不已,……上又自為作賦,以傷悼夫人,其辭曰:‘……秋氣潛以淒淚兮,桂枝落而銷亡。’……”唐·顏師古註:“桂枝芳香,亦喻夫人也。”
晉?王嘉《拾遺記》卷五:“漢武帝思懷往者李夫人,不可復得,……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時日已西傾,涼風激水,女伶歌聲甚遒,因賦《落葉哀蟬》之曲,曰:‘羅袂兮無聲,玉 兮塵生。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局。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字’。”
註:
思懷:思念。
往者:以往,過去,此指去世。
女伶:善於歌舞的宮女。
激水:猶言擊水。
甚遒:指歌聲很高,響亮。
羅袂:衣袖。
玉 :玉階,指皇宮的宮階。
余心:我心。
〖釋義〗漢武帝賦《落葉哀蟬》之曲以傷悼李夫人,並以“桂枝落而銷亡”句以比喻李夫人之死。後詩文中常見的“哀蟬曲破”、“桂銷亡”、“賦哀蟬”、“哀蟬落葉”、“桂枝銷亡”等用曲均本此而來,詩文中引用,借指男子喪偶,但多指有德望的人死去,亦用用作詠寫落葉以及蟬之淒涼的叫聲的典實,詠寫秋景的詩文也為常用之典實;又由於漢武賦中有“秋氣潛以淒淚兮”句,故詩文中所見之“漢武賦秋風”這壹用典即指漢武帝賦《落葉哀蟬》曲這件事。
哀蟬曲破清·蔣春霖《渡江雲》詞:“但聽得哀蟬曲破,樹樹總斜陽。”
哀蟬誄清·吳偉業《清涼山贊佛》詩:“稼華即修夜,痛入哀蟬誄。”
哀蟬句清·張塤《蝶戀花·灌瓜鋪聞蟬》詞:“五色瓜田,不管哀蟬句。”
哀蟬譜清·顧 《水龍吟》詞:“待消得他幾疊,琴絲宛轉,寫成哀蟬譜。”
譜哀蟬清·王昶《臺城路》詞:“擬譜哀蟬,好同弦外語。”後有作者小字註語雲:“時方悼亡。”
哀蟬調清·朱雲翔《霜葉飛·落葉》詞:“茂陵風雨自年年,賸有哀蟬調,盼不見、枯腸腐草。”
哀蟬賦清·錢謙益《永和宮詞》詩:“君王欲制哀蟬賦,誄筆詞臣有謝莊。”清·蟲天子《中國香艷全書》第壹二集卷二《湘煙小錄·舊題影梅庵傳寄金縷曲壹詞……》:“待劈生綃描不盡,疊長歌,聊當樽前哭,哀蟬賦、倩誰錄。”
賦哀蟬清·周之琦《高陽臺·漢茂陵》詞:“神君帳裏知何語,但返魂香燼,枉賦哀蟬。”清·江昱《高陽臺·悼亡》詞:“豈料情多,淒涼也賦哀蟬。”
哀蟬曲清·高珩《臨江仙》詞:“蘅蕪好夢有遺香,哀蟬新曲咽,羅袂夜來霜。”清·葉之溶《壹葉落·哭兄待堂》詞六:“華年似水流,泠泠哀蟬曲,哀蟬曲,夜笛吹寒玉。”清·張篤慶《秋葉》詩:“漢宮聽哀蟬曲,陣陣清霜下幹井爛。”清·王陶《大酺·過張晴峰故居感賦》詞:“首朋徒減,抽社稿、片香團玉,都分付、哀蟬曲。”清·憶昭虔《霖葉飛·落葉》詞:“休問往日昆池,哀蟬曲聲裏,怨曲曾為秋老。”按:據《拾遺記》中記,武帝賦《哀蟬》曲時,正在鑿昆明池,故此言及“昆池”。
哀蟬落葉曲清·黃景仁《探芳信》詞:“哀蟬回心落葉曲, 漏防鸚鵡,斷愁腸,多少年時情緒。”
哀蟬落葉明·屈大均《鳳凰臺上憶吹簫》詞:“欲托哀蟬落葉,為傳此,魂夢氤氳。”明·計南陽《鳳凰臺上憶吹簫·悼往》詞:“聽哀蟬落葉,雨點紅溝,猶記竹窗夜靜,春燈裏、金剪悠悠。”明·徐釚《孤鸞·為尤悔庵悼亡》詞:“回頭玉河春暖,又看看、芳菲時節,吟取哀蟬落葉,增幾莖華發。”清·董元愷《氐州第壹·秋感》詞:“亂竹敲風,哀蟬落葉,半畝煙霞生計。”清·洪升《長生殿》第四九出:“黯黯愁難釋,綿綿病轉成,哀蟬將落葉,壹種為傷情。”清·陳燮《好事近·玉山道中》詞:“哀蟬落葉壹聲聲,銷魂黯無語。”清·王韻梅《滿庭芳·白秋海棠》詞:“聽到哀蟬落葉,淒涼地、淡捐紅情。”清·蟲天子《中國香艷全書》第壹二集卷二《湘煙小錄·奉題郎玉兄湘煙小錄後》:“走馬應官去薊門,哀蟬落葉總銷魂。”又第十五集卷二《十洲春語序》:“況乃哀蟬落葉,潘安仁長簟吟切;駿馬踏花,裴思謙名箋寫未。”陸士諤《清朝秘史》第壹0九回:“宮井不波風露冷,哀蟬落葉夜招魂。”
落葉哀蟬清·彭桂《秋思耗·甲辰別揚州感賦》詞:“又落葉哀蟬,興亡往事,故向西風落照,許多分說。”清·姚尚桂《百字令·中秋前二日作》詞:“落葉翻階,哀蟬到枕,午夢驚回後。”清·蟲天子《中國香艷全書》第十二集卷二《湘煙小錄·紫湘主人仙逝金陵行館……》:“朝雲誄,絡秀名,看宜稱鸞箋,留得檀奴詠。鴛情更向蓮臺證,落葉哀蟬不須聽,紅牙代譜相思憐。”又第壹七集卷四《粉墨叢談附錄》:“可嘆是落葉哀蟬,托商調悲嘶清露,怕瘦盡腰支,衰柳西風無緒。”
哀蟬明·何采《水調歌頭·中元為兩先人兩室人兩副室禮懺》詞:“操孤鸞,彈別鵠,咽哀蟬,愁恨種得幾許?引蔓滿心田。”清·朱祖謀《聲聲慢》詞:“寒信急,又神宮淒,分付哀蟬。”清·姜藻《臺城路·飲載勉秦淮客舍聞歌有感》詞:“齊院金蓮,陳宮玉樹,幾度哀蟬殘照。”清·任安上《金縷曲·悼史補堂即用其辭世詩韻》詞:“從此秋風秋雨夕,有哀蟬、泣露君知未。”清·趙懷玉《南浦·次韻題徐尚之刺史挽詞》詩:“丹桂銷亡盡,青松哀更多。”
桂消亡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十回:“不齒之精神,瞀亂頗同宋玉;無聊之言語,蹇吃更甚揚雄。桂欲消亡,桐真半死。值此離別之時,壹鞭殘照,幾陣歸鴉,更覺面熱心寒,魂銷骨化。”
桂枝亡南朝·梁·沈約《攜手曲》詩:“—冠且容裔,豈吝桂枝亡。”
桂枝銷亡南朝·梁·沈約《解佩去朝市》詩:“曲池無復處,桂枝亦銷亡。”唐·駱賓王《帝京篇》詩:“桂枝芳氣已銷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桂枝折唐·張籍《雜怨》詩:“切切重切切,秋風桂枝折。人當少年嫁,我當少年別。”
漢武賦秋風明·屠隆《彩毫記》第六出:“賦秋風才淩漢武,詠齊紈思比班妤。”
漢武悼李夫人費只園《清朝三百年艷史演義》第八回:“淡心顏找室曰:‘佳俠含光’,用著漢武悼李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