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無嗔 是什麽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無嗔 是什麽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無嗔,梵語apratigha。又作不嗔、不嗔恚,意思為無恨。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詆毀、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為。

佛學中的解釋: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對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敵。對佛教修行所言是這樣,如果是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者危害壹家壹村,重則使整個社會,乃致使整個國家陷入災難,因而《大智度論》卷十四中說,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種心病中最難治的。

擴展資料:

佛學精髓的主要表現:

1、眾生平等。

這個眾生,包括壹切生命,還有六道、十法界裏面的所有個體,大家壹律平等。有了眾生平等這個前提,大原則,才有普渡眾生,才有大愛大覺。

生命對於每壹個生靈都是寶貴的,萬物皆有靈,而人最有情。佛教主張用慈悲之心善待宇宙萬物,主張萬物***生***榮,只有這樣才能把眾生的國土變成佛國凈土。

2、因果報應。也稱因緣果報。

佛教認為,人生在世,做了什麽事,種了什麽因緣,壹定會有相應的高度聯系的結果回應。只是報應的時間點,可能有不同。就會得什麽樣的果。佛教講三世因果: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這是三世因果,不是壹生壹世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不嗔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貪嗔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