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葉歌》東晉?王獻之(344—386年)
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
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
註釋桃葉渡:位於今南京夫子廟東北、十裏秦淮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淮青橋附近。今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並建有“桃葉渡亭”。
清 人張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題泳》“桃葉臨渡”壹景中寫道:“桃根桃葉皆王妾,此渡名惟桃葉留,同是偏房猶側重,秦臣無怪壹穰侯。”桃葉、桃根姊妹倆,同為 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小妾。因王獻之當年曾在渡口接送過愛妾桃葉,桃葉渡由此得名。王獻之的女兒王神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癡呆皇帝之壹、東晉第10位皇帝 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皇後。
王獻之的結發妻子是郗曇的女兒。郗曇,字重熙,少賜爵東安縣開國伯(相當於二品官職)。司徒王導辟秘書郎(南朝士 族子弟以為出身之官)。朝論以曇名臣之子,每逼以憲制,年30,始拜通直散騎侍郎,遷中書侍郎。簡文帝為撫軍,引為司馬)的女兒,名字叫道茂。郗道茂跟王 獻之為姑表之親,郗道茂是王獻之的表姐。根據《世說新語》劉孝標註,鹹、寧{東晉簡文帝司馬昱鹹安、孝武帝司馬曜寧康(371—375年)}年間,王獻之 奉皇帝之命,休了原配郗道茂,另尚簡文帝司馬昱之女余姚公主(亦稱新安公主)。
(2)
《之零陵郡次新亭》南朝梁?範雲(451—503年)
江幹遠樹浮。天末孤煙起。
江天自如合。煙樹還相似。
滄流未可源。高飄去何已。
註 釋新亭:在六朝時十分有名,是六朝建康宮城西南的軍事堡壘,新亭壘、白下壘,壹南壹北,為建康宮城的南北門戶。南宋時史正誌《新亭記》記載:新亭“南去 城十二裏,有崗突然起於丘墟壟塹中,其勢回環險阻,意古之為壁壘者,或曰此六朝所謂新亭是也。”江幹:江岸。末:邊。
(3)
①《入朝曲》東晉?謝朓(464—499年)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飛甍夾馳道。垂楊蔭禦溝。
凝笳翼高蓋。疊鼓送華辀。
獻納雲臺表。功名良可收。
註 釋《入朝曲》:屬樂府“鼓吹曲辭”。“金陵”句:東吳、東晉、劉宋都曾建都金陵(今南京),故稱之為“帝王州”。逶迤:形容水流彎曲。帶:環繞。迢遞: 高峻巍峨貌。朱樓:紅樓。飛甍(méng):淩空欲飛的屋脊。甍,屋脊。馳道:專供皇帝行走的禦道。禦溝:流經宮苑的河道。凝笳:舒緩的笳聲。翼:送。高 蓋:高高的車蓋。此指高車。疊鼓:輕而密的鼓聲。華辀(zhōu周):華麗的車輛。“獻納”句:謂立身朝堂,進獻的忠言被采納。獻納,諫言以供采納。雲 臺,漢宮高臺名。
②《晚登三山還望京邑》東晉?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註 釋三山:山名,今南京市西南。還望:回頭眺望。京邑:指南齊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灞涘望長安:借用漢末王粲《七哀詩》“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詩 意。灞,水名,源出陜西藍田,流經長安城東。河陽視京縣:借用西晉詩人潘嶽《河陽縣詩》“引領望京室”詩意。河陽:故城在今河南夢縣西。京縣:指西晉都城 洛陽。兩句意為:我懷著眷戀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頭眺望都城建康。麗:使動用法,這裏有“照射使……色彩絢麗”的意思。飛甍:上翹如飛翼的屋脊。甍:屋 脊。參差:高下不齊的樣子。兩句意為:在日光的照耀下,京都建築色彩絢麗,高高低低都能望見。綺:有花紋的絲織品,錦緞。澄江:清澈的江水。練:潔白的綢 子。兩句意為:澄清的江水平靜得如同壹匹白練。喧鳥覆春洲:形容鳥兒眾多。覆:蓋。雜英:各色的花。甸:郊野。方:將。滯淫:久留。淹留。懷:想念。佳 期:指歸來的日期。悵:惆悵。霰:雪珠。兩句意為:分別了,想到何日才能回來,不由得令人惆悵悲傷,留下雪珠般的眼淚。鬒:黑發。變:這裏指變白。兩句意 為:懷著望鄉之情的人,又有誰能不白了頭發呢?
(4)
《河中之水歌》南朝?蕭衍(464—549年)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
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
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
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
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
註釋蕭衍:南朝蕭梁開國皇帝。莫愁:壹說為洛陽女,15歲嫁至石頭城(今南京)為盧家婦。今南京有莫愁湖。
(5)
①《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701—762年),作於唐天寶六年(747年)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註 釋鳳凰臺:故址在南京城西花露崗。相傳劉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此山,狀如孔雀,文彩五色,音聲諧和,眾鳥群集。仍置鳳凰臺裏,起臺於山,號為鳳凰 山。吳宮:三國時孫吳建都金陵(今南京)。晉代:東晉亦建都於金陵。衣冠:指王公貴族。丘:墳墓。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長江邊上,因三峰並列、南北相連 而得名。二水:秦淮河流經南京後,向西流入長江,被橫截其間的白鷺洲分為二支。白鷺洲:古代長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門外。洲上多集白鷺,故名。今已 與陸地相連。浮雲:障礙。
意境為:在這個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此逗留,如今鳳凰鳥已經飛走,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流。昔日吳王宮殿 的繁華,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王公貴族,他們的墓葬也早已成壹個小土丘。站在鳳凰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將秦淮河 分隔成兩條水道的,那是白鷺洲。天上的浮雲隨風飄蕩,時常將太陽遮住,使人難以見到皇城長安,不僅感到心中有些傷憂。
李白寫律詩不多,這首《登金陵鳳凰臺》,是李白的律詩的代表作,也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
②《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註釋金陵: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別:臨別留詩給送行者。吳姬:吳地的女子,這裏指酒店中的侍女。壓酒:壓糟取酒。古時新酒釀熟,臨飲時方壓糟取用。子弟:年輕人。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盡觴:幹杯。
③《登瓦官閣》唐?李白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
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
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
寥廓雲海晚,蒼茫宮觀平。
門餘閶闔字,樓識鳳凰名。
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何足貴,長此鎮吳京。
註釋瓦官寺:位置在今南京城西南的花露崗,修建於公元364年,原為東晉政府官營的陶器作坊,稱為“瓦官”,所以就用來作為寺名。過去,南京門西地區以倉頂為最高點,倉頂東南的花露崗便是六朝瓦官寺和瓦官閣的所在地。如今舊址已無存。
東 晉興寧二年(364年),因慧力的奏請,詔令布施河內陶官舊地以建寺,故稱瓦官寺。不久,慧力另建壹塔。竺法汰駐錫時,更開拓堂宇,興建重門。奉勒講《放 光經》,晉簡文帝親臨聽講,王侯公卿雲集,寺名因而大盛。又有竺僧敷、竺道壹、支遁林等人亦來駐錫,盛開講席。
孝武帝太元二十壹年 (396年)7月遭火災,堂塔盡付灰燼。帝敕令興復,並安置戴安道所造的佛像五尊、顧長樂所畫的維摩像及師子國所獻玉像。恭帝元熙元年(419年),又於 寺內鑄造丈六釋迦像。劉宋以後,慧果、慧璩、慧重、僧導、求那跋摩、寶意等相次來住。或敷揚經論,或宣譯梵夾。至梁代,建瓦官閣。僧供、道祖、道宗等人曾 駐錫本寺。陳光大元年(567年),天臺智顗住此,講《大智度論》及《次第禪門》,深獲朝野崇敬。僧俗負笈來學者不可勝數。寺運隆盛。
後 唐升元元年(937年)改稱升元寺。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改名崇勝寺。至明初,寺基完全荒廢。壹部分改成徐魏公之族園,另壹部分則成為驍 騎之衛倉。嘉靖年間(1522—1566年)徐公在園側興建積慶庵,稱為古瓦官寺。萬歷十九年(1591年),僧圓及諸檀越商議籌募資金,在鳳凰臺右建立 叢桂庵。並贖回臺地,重建殿宇,稱為上瓦官寺。而改稱積慶庵為下瓦官寺。今上瓦官寺已改稱為鳳遊寺,僅殘留部分伽藍。
如今,所在地區政府準備規劃建設和恢復民宅叢集、煙火萬家,松竹環抱、杏花怒放的鳳凰臺、杏花村和顧樓、愷之壁畫、瓦官寺等著名古跡,形成融特色居住、旅遊、文化、休憩等功能於壹體的歷史風貌區。
④《宿白鷺洲?寄楊江寧》唐?李白
朝別朱雀門,暮棲白鷺洲。
波光搖海月,星影入城樓。
望美金陵宰,如思瓊樹憂。
徒令魂入夢,翻覺夜成秋。
綠水解人意,為余西北流。
因聲玉琴裏,蕩漾寄君愁。
註 釋朱雀門: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南城門。始建於晉成帝鹹康二年(336年)。門上有兩銅雀,因名。白鷺洲:古人所說的白鷺洲位於現在南京城西2.5 公裏處的長江中,因當時洲上多聚白鷺而得名。李白曾有詠其名句“二水中分白鷺洲”。今天的白鷺洲位於南京城東南隅,是秦淮風光帶上的景點之壹。該園在明朝 永樂年間是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家族的別業(別墅),故稱為徐太傅園或徐中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