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舜壽,1917年8月21日出生於浙江吳興縣(今湖州市吳興區)壹個開明的體育工作者家庭。父徐壹冰早年追隨孫中山先生加入同盟會。1905 年,東渡日本就讀於大森體育學校。回國後,在上海創辦了我國第壹所體育學校。辛亥革命前夕,他曾率體校學生攻打江南制造局,為民主革命寫下了光輝的壹頁。
徐舜壽自小天資聰穎,父病故後,在母親的悉心培育下,學齡前就讀完初小課程。1927-1933年,他先後在江蘇省立南京中學和嘉定秀州中學就讀。1933年,剛滿16歲的徐舜壽,又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系,畢業後被分配到杭州筧橋飛機制造廠任檢驗員。“八·壹三”日軍進犯上海,筧橋被炸,工廠停工,他抱著航空救國的願望考取中央大學機械特別研究班進修航空技術,結業後任成都航空研究院助理研究員。他工作勤奮,學習刻苦,在飛行力學研究上頗有成績。1940年與人合作寫了第壹篇論文《飛機性能捷算法》,發表在該院《技術叢刊》第壹號上,榮獲研究院的獎勵。1941年5月,徐舜壽被派往由蘇聯政府援建的伊寧空軍教導隊,教授飛行力學。1942年8月,被調回成都航空委員會編譯處任編譯專員。他參與編寫了我國第壹部《英漢航空工程名詞詞典》,於1944年正式出版。同年8月,在調任重慶國民政府空軍印度軍官學校教員的途中,適逢招聘公費留美實習生,他應試並被錄取,遂赴美國韋德爾公司學習塑料零件制造。半年後轉麥克唐納飛機公司任雇員,參與FD-1、FD-2飛機的設計工作。1946年初入華盛頓大學主攻力學。同年8月回國後,在南京國民政府空軍第二飛機制造廠從事氣動力研究和飛機設計,擔任中運2號和3號飛機的總體設計和性能計算工作,被破格提升為研究課長。1949年春,南京國民政府命令他準備搬遷臺灣,徐舜壽在我地下黨的幫助下,毅然舉家輾轉來到已經和平解放的北平(今北京市)。
1949年5月,徐舜壽被分配到東北航空學校機務處工作,不久就隨解放軍南下,調查南京國民政府空軍機場和航空工業設施,參加機場修建工程,配合解放全中國的偉大進軍。同年9月,調任新成立的華東軍區航空工程研究室飛機組副組長,參與編撰《偽空軍航空工業概況》,還編寫了飛機制造廠建廠計劃和空軍作戰訓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