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弟子規中弟子的意思

弟子規中弟子的意思

問題壹:弟子規中弟子什麽意思 這些人不知道也好意思亂答。。。

《弟子規》中的弟子就是學生的意思。 《弟子規》是壹部成書於清朝並廣為流傳的兒童啟蒙讀物,目的就是要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為將來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它采納《論語?學而》篇中“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擴展,以三字壹句,兩句壹韻的形式進行論述,闡釋了“弟子”在家、在外、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具備的禮儀與規範,是中國文化的典範。

問題二:弟子規中的“弟子”是什麽意思 弟子“弟子”之稱源於孔子,因為孔子有弟子三千,其實是學生眾多,沒有門第、社會地位的分別,只要來都教,比他年紀大的人有,比他年紀小的人還有,但是孔子把這些人分為兩大類,壹類是與自己年齡相仿的人視若弟,比自己年紀小的就像兒子壹樣照顧和教導,不遺余力地提攜。後人尤其是尊崇儒家的、學習儒家的人,傳習了這個說法,把自己所教的學生都統稱為“弟子”。

問題三:弟子規中弟子怎樣解釋 古代應該是(男)學生、兒子的意思,(女孩子壹般都是三從四德的教育方式),現在應該是孩子學生的意思,時代在變,理解與時俱進。

問題四:弟子規中的弟子指哪類人 古書中是指啟蒙教育階段的學童, 現在人理解的意思和運用的範圍都比較多: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單位指下壹級;在社會中,指公民。

問題五:弟子規,弟子指什麽? “弟子”是指壹切聖賢人的弟子

“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

問題六:弟子規是孔子的書嗎?弟子是什麽意思啊? 30分 不是孔子的書。是李毓秀根據孔子的壹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寫成的。“弟子”意思是“為人弟為人子”,是《古漢語詞典》上的解釋。弟子規就是做頂弟做兒子的規矩

問題七:弟子規到底是什麽意思 弟子規:做人的規範。

註釋:“弟子”的意思比較多: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社會大眾中指公民。“規”就是規範。

福望采納~

問題八:弟子規是什麽意思?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李毓秀壹生只考中了秀才,是個教書先生,《供蒙文》是他根據自己的教書實際經驗編寫的壹本兒童蒙學讀物。後來,這部書被清朝學者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壹直流傳至今。《弟子規》全書以《論語?學而》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全書的中心思想,采用三字壹句、兩句壹韻的韻文形式,分五部分編纂成書,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應守的規範。

問題九:弟子規說的是什麽意思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為《弟子規》。《弟子規》***有360句、1080個字,三字壹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全篇先為“總敘”,然後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

作品註釋

總敘篇

1、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同‘悌’) 次謹信

解釋弟子規,是聖人的教誨。首先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是謹言慎行、信守承諾。

2、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

解釋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學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後,有多余精力,就應該多學多問。

入則孝篇

3、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解釋如果父母呼喚自己,應該及時應答,不要故意拖延遲緩;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應該立刻動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辭偷懶。

4、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解釋父母教誨自己的時候,態度應該恭敬,並仔細聆聽父母的話;父母批評和責備自己的時候,不管自己認為父母批評的是對是錯,面對父母的批評都應該態度恭順,不要當面頂撞。

5、冬則溫 夏則 晨則省 昏則定

解釋冬天天氣寒冷,在父母睡覺之前,應該提前為父母溫暖被窩,夏天天氣酷熱,應該提前幫父母把床鋪扇涼;早晨起床後,應該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請安問好;到了晚上,應該伺候父母就寢後,再入睡。(此處引用古代“二十四孝“中的黃香的典故)

6、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解釋出門前,應該告訴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擔憂記掛;回到家,應該先當面見壹下父母,報個平安;雖然子女有出息,父母會高興,但是父母輩對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妳多麽有出息,而是妳平平安安穩穩當當,壹生沒有災秧。所以,居住的地方盡量固定,不要經常搬家,謀生的工作也不要經常更換;

7、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

解釋事情雖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動;擅自行動造成錯誤,讓父母擔憂,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8、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解釋自己有什麽東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著父母私藏。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如果私藏東西,即使自己很謹慎,也免不了會有被父母發現的壹天,那時父母會傷心;

9、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解釋父母喜歡的事情,應該盡力去做; 父母厭惡的事情,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10、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解釋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必然會引起父母憂慮。所以,應該盡量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自己受到不必要的傷害。自己的名聲德行受損,必然會令父母蒙羞受辱。所以,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和德行無端受損,更不要去做那種傷風敗俗,自汙名聲,自賤德行的事情。

11、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解釋父母對我們態度慈愛的時候,孝敬父母恭順父母不是什麽難事;父母對我們態度不好,批評我們,埋怨我們,或者惡聲惡氣,厭惡我們,憎恨我們,打罵我們,甚至動刀動槍殺害我們,還能對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難能可貴。(當然,父母打自己,甚或要動刀動槍殺自己的時候,自己應該遠遠的躲開,跑掉,以免讓父母背上不慈殺害子女的壞名聲。)

12、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解釋如果自己認為父母有過錯,應該努力勸導父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