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黃泉、碧落、紅塵、紫陌分別是指什麽?有何典故?有何相關的詩詞

黃泉、碧落、紅塵、紫陌分別是指什麽?有何典故?有何相關的詩詞

1、黃泉:在中國文化中是指人死後所居住的地方。古代認為天地玄黃,而泉在地下,所以稱為黃泉。壹說為中國以黃河流域為中心,泉水因黃土而變黃,故稱為黃泉。樂府詩集˙卷七十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結發同枕席,黃泉***為友。

碧落黃泉 碧落,天空。黃泉,地底下。碧落黃泉指從天上到地下。語本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後用以形容上天下地,無所不包的範圍。清˙洪升˙長生殿˙第五十出:荷君王不棄,念切思專,碧落黃泉,為奴尋遍。

2、碧落:道家稱東方第壹層天,碧霞滿空,叫做“碧落”。後來泛指天上(天空)。

見“上窮碧落下黃泉, 兩處茫茫皆不見。 ”《長恨歌》 白居易

3、紫陌:京城郊外的道路叫“紫陌”。古時洛陽公私園囿甚多,宋人李格非著有《洛陽名園記》專記之。後來文人泛稱京都郊野之路為紫陌。

“垂楊”同“東風 ”合言 ,可想見其暖風吹拂,翠柳飛舞,天氣宜人,景色迷人,正是遊賞的好時候、好處所。

浪淘沙歐陽修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垂楊紫陌洛城東。

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

4、紅塵:,塵本不紅,以言其染也。

(1)、紅塵”壹詞,指人間俗世之意。

古代時的“紅塵”壹詞原意是指繁華的都市。出自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西都賦》的詩句中:“闐城溢郭,旁流百塵,紅塵四合,煙雲相連。”大意是說,“熱鬧喧囂人流揚起的塵土(紅塵),從四方合攏,充滿全城,塵土與煙雲都連在壹起。”後來,“紅塵”演變成了“繁鬧塵市”,作“人世間”解釋,並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經中多處出現指凡俗塵世的“紅塵”壹詞。《紅樓夢》開篇闡述石頭的來源時說:“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壹塊頑石。”這充滿神秘色彩的描寫,正是來自佛家的神話故事。

(2)、紅塵指的就是這個世間,紛紛攘攘的世俗生活。來源於過去的土路車馬過後揚起的塵土,借喻名利之路。

(3)鬧市的飛塵,形容繁華,也指熱鬧的地方。徐陵《洛陽道》:綠柳三春暗,紅塵百戲多。

(4)、人世間。紅樓夢第壹回: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攜如入紅塵,引登彼岸的壹塊頑石。

(5)、紅塵是指俗世。這個詞是在李唐王朝開始使用的。形容女子壹身紅塵是說她已經有很多的經歷,不是專指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