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譯文:
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
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妳壹舉壹動,壹呼壹吸,整天都在天空裏活動,怎麽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
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麽。”
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麽辦?”
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麽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妳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麽還擔心會陷下去呢?”
經過這個人壹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
2、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邪?”
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其人曰:“奈地壞何?”
曉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
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
3、重點字詞解析:
1、杞:春秋時期國名,在今河南杞縣。
2、崩墜:崩塌,墜落。
3、身亡(wú)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依托。
4、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壹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之,的。憂,憂愁、擔心。
5、曉:開導。
6、四虛:四方。
7、躇(chú)步跐(cǐ)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行;跐,踩;蹈,跳。
8、行止:行動和停止。
9、奈何:為什麽。
10、舍然:釋然,舍棄心事的樣子。
擴展資料:
壹、賞析
這則寓言的客觀意義是值得重視的,它反映了當時自然科學在宇宙形成理論上的成果,所謂“積氣”、“積塊”、“日月星宿亦積氣中有光耀者”等見解,其辯證思維水平之高,是令人膺服的。
這則寓言故事運用對話刻畫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文章基本以對話構成,言簡意賅,邏輯嚴謹,讀來文氣貫通。這則寓言也成為後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如李白有詩曰“杞國有人憂天傾”,即出於此。
二、作者簡介
列子,生卒不詳,名禦寇,戰國時期鄭國人,主張虛靜無為,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壹位道家學派代表人物。信奉道家的與世無爭思想,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
他壹生安於貧寒,不求名利,不進官場,“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農耕之餘,醉心讀書著述,潛心撰文二十篇,約十萬多字。
流傳有《列子》壹書,其作品在漢代以後已部分散失,現存八篇《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
百度百科-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