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藜的國語詞典是:舊傳用藜為燃料,本_明朗,可傳火徹夜。後用以燃藜比喻勤學、夜讀。「燃」文獻異文作「然」。註音是:ㄖㄢ_ㄌ壹_。結構是:燃(左右結構)藜(上下結構)。拼音是:ránlí。
燃藜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晉·王嘉《拾遺記_後漢》:“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向,說開辟已前。
二、引證解釋
⒈晉王嘉《拾遺記·後漢》:“劉向於成帝之末,校書天祿閣,專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父乃吹杖端,煙然,因以見向,_開_已前。引向因受《洪範五行》之文,恐辭_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後因以“燃藜”指夜讀或勤學。宋劉克莊《燈夕》詩:“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燃藜向石渠。”
三、網絡解釋
燃藜燃藜,讀ránlí,是漢語詞匯,出自《拾遺記·後漢》。
關於燃藜的詩詞
《寄溫州老友朱燃藜》《虞美人·為劉比部題天祿閣燃藜圖》
關於燃藜的詩句
燃藜夜取雲章讀高閣曾燃藜杖火燃藜佇對讎
關於燃藜的成語
羹藜_糗斷臂燃身羹藜含糗牛渚燃犀燃犀溫嶠燃眉之急燃糠自照燃萁煎豆豆萁燃豆
關於燃藜的詞語
羹藜含糗寒灰更燃青藜學士燃眉之急犀燃燭照燃糠自照燃萁煎豆斷臂燃身羹藜_糗余燼復燃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燃藜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