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洪洞歷史名人:舜、臯陶、師曠。
1、舜
今洪洞縣城東北20公裏聖王村,傳說為舜誕生之地,城西15公裏處有歷山,建有神立廟,並有 舜井、舜田(亦名象耕鳥耘區)、象窩溝、神象嶺、百鳥峰等遺跡。
城西10公裏萬安建有聖母行宮,城南10公裏羊獬村為舜妻娥皇、女英娘家。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和四月二十八日羊獬和歷山村民都舉行隆重的娥皇、女英省親活動,此壹習俗已延續四千余年而不衰。
舜,有虞氏,名重華,又稱虞舜。“三皇五帝”的五帝之壹,約生活在公元前22世紀前後。
2、臯陶
臯陶,傳說中少皞氏支裔,東夷部落首領。
父大業,生陶,封臯,故稱臯陶,壹作咎繇,偃姓,曾任舜帝時掌管刑法的士(獄官之長),明五刑,弼五教,以正直著稱,據說他有壹頭獨角獸名獬,能明善惡,辯忠奸,見到有罪的人便用獨角去頂,此即所謂“神判法”,後被禹選作繼承人,因早死,未繼位。
今縣城南12公裏有士師村,即為臯陶出生之地,該村原名為臯陶,後因其為士師之官,故改為士師,縣城南15公裏處,有羊獬村,為傳說中羊生獬的地方。
3、師曠
師曠(前600~前530),春秋晚期晉國著名音樂大師,傑出的政治活動家和學者,字子野,因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又稱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洪洞縣城東南10公裏師村為師曠故裏,師曠墓猶存。
臨汾市洪洞縣介紹:
洪洞因城南“洪崖”、城北“古洞”得名,西周時洪洞為楊侯國,秦統壹六國後推行郡縣制,洪洞為楊縣,隋義寧二年(618年),改楊縣為洪洞,沿傳至今。
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壹,被稱為“華人老家”,境內有250多處人文名勝及自然景觀,從遠古神話傳說到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僅《中國歷代名人詞典》所列的26位遠古人物中,有壹半之多在洪洞都能找到其活動遺跡。
洪洞大槐樹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壹民祭聖地,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最大的民間祭祖聖地,被譽為“根祖聖地”“天下故鄉、華人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