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鐵皮石斛泡酒配方鐵皮石斛泡酒配方有哪些

鐵皮石斛泡酒配方鐵皮石斛泡酒配方有哪些

1、鐵皮石斛山藥酒的制方(節選自《民間驗方》)

原料石斛120克,山茱萸、山藥、熟地黃各60克,懷牛膝、白術各30克,白酒3000毫升。

制作將上述諸藥搗成碎末,裝入紗布袋內,然後放入幹凈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加蓋密封,14日後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後即可服用。

用法每次飯前溫飲1小盅,每日3次。將酒溫熱空腹服用。

功效補腎,養陰,健脾。主治因陰虛體弱而致的腰膝酸軟、體倦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目眩等癥。

2、鐵皮石斛杜仲丹參酒

主料鐵皮石斛300克;

輔料杜仲、丹參各120克,懷牛膝、生地黃各150克,白酒3000毫升;

配料紗布袋壹個。

將鐵皮石斛、杜仲、丹參各、懷牛膝、生地黃、洗凈烘幹備用;將各種藥物用紗布袋包好;紗布袋包好後放壇中,倒入白酒,密封後浸泡7天,即可取酒引用。每次20-40毫升,每日可飲2-3次。

功效作用

鐵皮石斛泡酒服用能起到祛風止痛而不傷陰的作用,有助於祛病健身。滋養陰津:《中國藥學大詞典》稱鐵皮石斛“專滋肺胃之氣液,氣液沖旺,腎水自生”,善於養陰生津,治療陰虛津虧諸癥。增強體質:鐵皮石斛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清代《藥性論》說:鐵皮石斛能補腎積精、養胃陰、益氣力。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補益脾胃:鐵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藥。《神農本草經》、《本草再新》中均有記載,稱謂“腸胃藥”,是治療胃脘痛、上腹漲痛的常用藥物。

3、石斛烏蛇酒的制作方法

材料白酒2000克,烏梢蛇50克,石斛15克,續斷15克,天麻15克,黨參15克,肉桂15克,當歸15克,萆解15克,川芎15克,酸棗仁15克,山茱萸15克

輔料熟地黃30克,五味子15克,漏蘆15克,五加皮15克,附子15克,淫羊藿15克,骨碎補15克,荊芥7克,花椒7克,海桐皮15克,肉蓯蓉15克,木香15克,防風15克,牛膝15克

做法將烏蛇去頭尾,焙幹。將以上各藥***搗碎,加烏蛇,用生白布袋裝好,置起凈器中,以酒浸泡,封口,七天後可開取,去渣備用。每日三次,每次飯前溫飲10-20克。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飯前溫飲10-20克。

功效古代醫書記載,石斛性味甘,寒,八胃、腎經,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可緩解酒中熱性。諸藥配合,制成藥酒,有補腎、溫陽、壯筋骨的功效。故凡腎虛見風寒之邪痹阻腰腳者,宜常服此酒。各種虛損疾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血不暢、經脈滯澀的問題。藥酒中主要具有補血益氣、滋陰溫陽的滋補強身之品。

4、活血通絡石斛酒的泡制方法

配方石斛120克,丹參、川芍、杜仲、防風、白術、人參桂心五味子、白茯苓、陳橘皮、黃芪、懷山藥、當歸、炮幹姜各60克,炙甘草30克,牛膝90克,白酒8000毫升。

制法將前17味細研,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健脾補腎、活血通絡、益氣暖胃。

主治風虛勞、腳氣痹弱、筋骨疼痛、腹內冷、不思食。

用法口服。每次服5-15毫升,日服2次。

5、黑豆枸杞石斛酒

材料黑豆(炒令熟),五合、枸杞三兩,牛膝(去苗)三兩,防風(去蘆頭)三兩,鐵皮楓鬥二兩,杜仲(去粗皮,炙微黃)二兩,側子(炮裂去皮臍)二兩,.茵芋二兩,白茯苓二兩,川椒二兩,枸杞子、羌活各壹兩,當歸壹兩,桂心壹兩,五加皮壹兩,酸棗仁壹兩,仙靈脾三分,芎勞、白術各三分。

制法上藥細判,用生絹袋盛,以酒二鬥浸,密封七日後即成。

用法食前溫服壹中盞。

功能主治治風濕腰腿痛,元氣虛衰。

6、天麻石斛酒(摘自《藥酒匯編》)

配方石斛、天麻、川穹、仙靈脾、五加皮、牛膝、萆解、桂心、當歸、牛蒡子、杜仲、制附子、烏蛇肉、茵芋、狗脊、丹參各20克,川椒25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將前17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用舒筋活血、強筋壯骨、怯風除濕。

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等。

用法口服。每次溫服10—15毫升,日服3次

7、天麻石斛酒(摘自《太平聖惠方》)

處方牛蒡子20g、制附子20g、烏蛇肉(微炒)20g、仙靈脾20g、五加皮20g、虎脛骨(塗酥炙黃)32g、牛膝20g、草_20g、桂心20g、當歸20g、杜仲20g、茵芋20g、狗脊20g、丹參20g、石斛20g、川椒(去目並閉口者微炒出汗)25g、天麻20g、川芎20g、酒1500ml。

炮制將上述藥材壹同搗細碎,放入甕中;倒入酒浸泡,密封;7日後開取。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強筋壯骨,祛風除濕。主治中風手足不遂,骨節疼痛,肌肉頑麻,腰膝酸痛,不能仰俯,腿腳腫脹。

用法用量每日10ml,不限時,將酒溫熱服用。飲10毫升加10毫升新酒,至藥味薄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