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林則徐到沈葆楨再到林森,福州近代史的唯壹理念就是救國,救國,救國!
確切的說;福州是中國的半部近代史。
林森,福州人, 曾任民國主席,代表國民政府對日全面宣戰是林森,不是蔣介石。
薩鎮冰,福州人,曾任國務總理
杜錫珪,福州人,曾任國務總理並攝行大總統職
陳紹寬,福州人,國軍三軍歷任總司令
福州人在民國,有12位歷任總長,海軍總司令,16位上將,17位中將,海軍部,設七司二處,福州占六司壹處,少將也是絕大多數。***有710多名軍官,文官沒有正確統計數字,估計比軍官多三倍以上。因為,1866年福州除了船政學堂之外(最早英語College大學, 翻譯成中文,為〝學堂〞), 之後還有, 實業學堂,法政學堂,師範學堂,軍警學堂相繼成立了。他們都是民國開山始祖的人才。
福州從清朝到民國獨領風騷。
福系海軍包括,南洋海軍,東洋海軍(福州海軍),以及北洋海軍。他們幾乎清壹色是福州人。掌控著北至黑龍江,東至琉球島,南至南海各島嶼的水域。
福州船政中國第壹所大學---
學以致用,註重理論聯系實際,講求實效。首先是重視新知育才,制造(造船)、繪圖(設計)、藝圃(技工)、駕駛、輪機、電訊等專業,形成比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基礎數學、物理、解析幾何、微積分、機械學以及重學、水力學、材料力學、制造、制機等課程。主要學習航海天文、航海理論、地理,算術、幾何、機械作圖等。幾乎概括近代所有基礎學科。醫學,化學,文化,商業等等。中國迫切需要近代設計,制造人才,福州為中國造就了壹大批開山始祖人才。
福州是中國近代教育的發祥地
福州是中國制造業肇端之地
福州是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
福州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空軍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先進科學技術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工程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中文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翻譯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工業化城市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金融業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誌士的搖籃
福州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搖籃
中國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船政實行開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動了中學西傳、西學中傳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為近代新文化的傳播地。如陳季同把《紅樓夢》、《聊齋誌異》等書譯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紓、王壽昌翻譯《巴黎茶花女遺事》(林紓還譯過英、法、日、俄等10多國小說184部,自著10多部小說);嚴復翻譯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論》等;馬建忠撰寫第壹部古漢語語法專著《馬氏文通》;日意格編撰《法漢袖珍詞典》等。
福州金融業錢莊。18世紀末福州錢莊開始建立,到民國19年(1930年)為福州錢莊全盛時期,多達70余家。外國資本大量輸入,福州洋行林立,外國資本紛紛在倉前山(今福州市倉山區)開設外資銀行。其中最早開辦的有英印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合辦的匯隆銀行等6家外國銀行。大清銀行、交通銀行、福建永豐官局、福建官銀號先後開設。民國期間,控制福州經濟命脈的官僚資本“四行、兩局、壹庫”也在福州設立分支機構,當時在福州的國內銀行機構達30余家。而中國的銀行叫官局和銀號
福州是中國最早有雙向翻譯的中英報紙,福州中英版報紙有:《The Foochow Courier》(福州府差報)創刊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十月十二日,是教會在福州創辦的最早的壹份報紙。該報報道福建省內外消息,也介紹福州地方風土人情,是主要供外僑看的報紙。繼之有《The Foochow Herald》(福州捷報)、《The Foochow Daily Echo))(福州每日回聲報)、《The Foochow Advertiser》(福州廣告報)。再有《Chinese Recorder》(中國紀錄報)於1868年創刊,由美國傳教士巴的溫(S. L. Baldwan)主持,為美國長老會的機關報。這些中西報紙,只在福州有,在中國其他地方只有單向西語報,說明福州時時不忘洋務的宗旨,雙向了解,師夷長技,奮發圖強。
1899年,福州蒙學堂成立了——近代民主革命誌士的搖籃
蒙學堂的創辦者們滿懷愛國熱忱,林白水主張:“救國的第壹要義是教育,要喚起全國人對國事的關註,才能談革命。”黃展雲認為:“今日之事,需革命以救國,而從事革命又莫先於教育為革新。”另壹位創辦者鄭權(字仲勤),也常與革命同誌“討論開通風氣,疏浚民智諸要著”,所以人稱仲勤是“福建輸入革命之第壹人。”其他幾位創辦人員或兼任教員,如方聲濤、陳與年、林誌烜、何琇先等,都是當時的民主革命者。這些革命誌士以革命精神指導辦學,又以辦學推進革命、培育革命誌士。
中國近代史的唯壹脊梁在福州,福州有治外法權,因此近代列強在福州都有領事館,英國、美國、法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麥、德國、俄國、日本、奧地利、匈牙利、比利時、意大利、墨西哥。同時期,上海兩三家領事館,北京兩三家領事館,廣東,天津無壹家。為什麽?因為西洋人對他們實施治外法權,他們都喪失了國民基本權力。外國人沒有必要通過領事館解決問題。而福州在中國地有治外國人的權力,也叫治外法權。
1895年福建臺灣被日本割走,附近島嶼全歸日本,福建面前的閩海不屬福建了,海權在日本人手裏,因此改名臺海至今,福州直面日本威脅,後來的國***兩岸對立,總***130年了福州經濟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