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沈約病瘦的詩詞典故

沈約病瘦的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 《梁書 ·沈約傳》:“沈約字休文,曾 “以書陳情於(徐) 勉曰:‘……開年以來,病增慮切,當由生靈有限,勞役過差,總此雕竭,歸之暮年,牽策行止,努力祗事。外觀傍覽,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綜攝。 常須過自束持, 方可(min) 俯。解衣壹臥,支體不復相關。上熱下冷,月增日篤,取暖則煩,加寒必利,後差(chai) 不及前差,後劇必甚前劇。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沈約曾任東陽太守,謚為隱侯。

  釋義用法 沈約因為長年生病,身體日漸消瘦,腰帶往裏移孔,手臂越來越細。後用此典表現人多病消瘦,或因愁苦而瘦弱。

  用典形式

 沈愁 唐 ·白居易:“莫遣沈愁結成病,時時壹唱濯纓歌。”

 沈腰 五代 ·李煜:“壹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宋·周邦彥:“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見旁人,驚怪消瘦。”宋 ·徐伸:“嗟舊日沈腰,而今潘鬢,怎堪臨境?”

 休文瘦 宋·陸遊:“半分臂減休文瘦,七尺軀存曼倩饑。”

 衣帶緩 宋·楊億:“髀肉漸生衣帶緩,早朝空聽汝南雞。”

 沈約瘦 唐·李商隱:“沈約只能瘦,潘仁豈是才。”

 沈郎圍 清·王夫之:“鴆步偶同神禹跡,蜂腰狂學沈郎圍。”

 沈郎瘦 清·項鴻祚:“沈郎瘦已經年,更懶拂冰絲,賦情難遣。”

 沈侯瘦 宋·錢惟演:“沈侯新覺瘦,宋玉舊多愁。”

 帶圍寬 宋·陸淞:“悵無人與說相思,近日帶圍寬盡。”

 帶圍減 明 ·李東陽:“屐齒不辭狂謝朓,帶圍真減病休文。”

 寬沈帶 宋·史達祖:“白發潘郎寬沈帶,怕看山憶他眉黛。”

 寬帶眼 宋·王安石:“平日離愁寬帶眼,訖春歸思滿琴心。”宋 ·張元幹:“羞衾鳳空展,塞鴻難托,誰問潛寬舊帶眼。”

 移帶眼 宋·楊億:“已是秋來移帶眼,可堪玄鬢有霜華。”

 東陽瘦損 宋·侯寘:“紅葉不來音信斷。疏酒盞,東陽瘦損無人管。”宋 ·周格非:“須知道,東陽瘦損,不為傷春。”

 多病休文 宋·蘇軾:“多病休 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

 多病如削 元·鮮於樞:“風景不殊,溪山信美,處處堪行樂。休文何事,年年多病如削。”

 衣帶漸寬 宋·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沈約詩腰 元·黃子行:“消瘦沈約詩腰,夜來堪撚。”

 沈郎多病 宋·蘇軾:“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沈郎多病不勝衣。”

 沈郎帶寬 宋·毛滂:“沈郎帶寬,同心放開重結。”

 沈郎消瘦 宋·盧祖臯:“空贏得,似沈郎消瘦,還欠詩篇。”

 沈郎瘦損 元·陶宗儀:“杜老漂零,沈郎瘦損,此意天應識。”

 帶易成寬 宋·孫惟信:“天有盡頭,水無西住,鬢難留黑,帶易成寬。”

 帶眼減圍 宋·範成大:“羈愁萬斛從頭數,帶眼今秋又減圍。”

 帶眼銷磨 宋·姜夔:“帶眼銷磨,為近日愁多頓老。”

 帶眼頻移 宋·陸遊:“節旌落盡歸猶遠,帶眼頻移瘦自驚。”明 ·楊慎:“帶眼頻移,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

 帶驚剩眼 宋·賀鑄:“被惜余熏,帶驚剩眼,幾許傷春春晚。”

 帶減腰圍 宋·辛棄疾:“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

 衰柳腰肢 清·黃景仁:“長松骨節摧和嶠,衰柳腰肢瘦沈 郎。”

 病起東陽 宋·楊億:“病起東陽衣帶緩,愁多騎省鬢毛斑。”

 消瘦東陽 宋·範成大:“花下酒邊非我事,但余消瘦是東陽。”

 消瘦休文 宋·趙鼎:“消瘦休文,頓覺青衫褪。”

 腰圍頻減 清·黃景仁:“手鍤尚隨窮阮籍,腰圍頻減瘦維摩。”

 腰愧休文 明 ·李東陽:“酒防太白狂時換,腰愧休文病後寬。”

 瘦盡東陽 宋·楊億:“雲峰得句懷真賞,瘦盡東陽沈隱侯。”

 瘦損東陽 宋·範成大:“帶眼壹般官樣,只愁瘦損東陽。”

 瘦損腰圍 宋·劉翰:“瘦損腰圍羅帶小,長是錦書來少。”

 頻移帶眼 宋·李之儀:“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

 沈侯不勝衣 宋·陳師道:“李賀固知當得疾,沈侯可更不勝衣。”

 消減東陽帶 宋·範成大:“分散西園蓋,消減東陽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