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gē tuó。具體解釋如下:
圪坨,陜北語,關中稱麻食、猴耳朵。以蕎面為料,掐指蛋大面團在凈草帽上搓之為精吃,切厚塊以手揉搓為懶吃。圪坨煮出,幹盛半碗,澆羊肉湯,乃羊腥圪坨。
麻食(麻什),原稱作“禿禿麻什”或“禿禿麻失”等,其歷史已經有近千年,後簡稱為麻什。其詞源為突厥語的“tutmaq”(在古代也常被譯作“禿禿麽思”、“吐吐麻食”等)。
維吾爾族學者麻赫穆德 ·喀什噶裏(黑汗王朝時人,公元11世紀)編著的《突厥語大詞典》中記載有“tutmaq”(面片,突厥人壹種著名的飯食)。
陜西關中地區的麻食,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面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
擴展資料
元代忽思慧撰《飲膳正要》裏就記載有麻食。他說:“禿禿麻食,壹作手撇面。以面作之。羊肉炒後,用好肉湯下,炒蔥,調和勻,下蒜醋香菜末。”又明朝人所輯著的《居家必用事類大全》裏也說:“禿禿麻食,又名禿禿麽思,如回族食品,用水和面,劑冷水浸,手搓成薄片,下鍋煮熟,撈出過汁,煎炒、酸水,任意食之。”
據以上文獻,說明在元明之際,麻食已經流行,而且是回族人的食品。麻食壹詞,可能是少數民族語言的音譯。當時麻食做法,與今無異,而且可以煎炒或加菜調酸湯食用。
百度百科-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