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網友姓康,喜得壹個大胖小子,全家都很高興,就是在取名上犯了難。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名字是最好聽的那壹個,思來想去,他決定給孩子取名為“康熙”。發到網上後,評論裏全都是勸他改名的,說“康熙”這個名字太大了,孩子壓不住名字是教育孩子壹生的標記,壹個很好聽名字能為人正直加分不少。孩子在名字中,通常蘊含著父母的期盼和疼惜,因此從獲知孕期逐漸,家人便開始忙於閱覽古籍、查看詞典或是請專業起名的人來給孩子取壹個適宜的名字。
為何給孩子取名字不可以太大?
最先,由於之前的前提條件較為艱難,小孩成活率不太高,因此老壹輩的人壹向尊崇是指“賤名好養”,例如二狗子、大柱什麽的。時間長了,也就有了名字越壹般,越好養好這樣的說法。次之呢,名字取太大盡管蘊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卻也非常容易吸引過來取笑。比如說妳給孩子取名為“康熙”,他必定會被自小取笑到大;給孩子取名為“西施”,小孩長的好看就不提了,如果看起來不盡如人意,妳說這個名字就會成為他人取笑他的不二法門,影響人心身生長發育。
最終,滿招損、謙受益,謙虛是中國優良傳統美德。名字獲得太大,會讓人感覺此人過於自傲路招搖,可能對孩子的生活和人際交往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給孩子取名大學問可很大,裏邊忌諱可多著呢。除開名字不可以取太大,需註意不可以取不認識的字、不可以取同音字這些。可不能只圖壹時好玩兒,就給孩子取壹些很敷衍的名字,例如“王梓陛下”、“顧得貓寧”這些,要不然小孩早晚吵著要去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