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站著都不安寧。形容煩躁、緊張的樣子。
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語法:
坐立不安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示例:
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明 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近義詞:
坐臥不寧、坐如針氈。
反義詞:
鎮定自若、心平氣和、平心靜氣、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安之若素。
辯形:?
坐立不安與“坐臥不寧”有別:坐立不安多用在口語裏;“坐臥不寧”多用在書面語裏。
坐立不安,漢語成語,拼音是zuò lì bù ān,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出自《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示例如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可為吾等築壹堵短壁兒,在堂子前遮蔽遮蔽。」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坐立不安。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
坐立不安的相關造句如下:
1 昨晚,有壹顆牙齒不知怎麽的開始隱隱作痛,過了壹會兒越來越疼。疼得我坐立不安,直打滾。
2 在這裏,有能耐的人都穩如泰山的坐著,還有些自不量力的就在那兒丟人現眼,膽小的造就張皇失措的逃走了。
3 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困倦席卷枯木死靜坐在位置上的我,感到周身有些微麻,又不知道怎麽去緩解,於是就坐立不安了,身體和內心在躁動著,眼睛越發的幹澀,思緒卻幾乎超脫束縛飛向天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