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想知道“司空見慣”中的司空是什麽意思,先給大家答案,“司空”是唐代的壹個官職,泛指這個群體的人,那需要從這個成語的出處來尋找。
“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的《贈李司空姬》,原文是“?鬌(wǒtuǒ)梳頭宮樣妝,春風壹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那麽劉禹錫為什麽要寫這首詩呢,題目中的李司空又是誰呢?原來當時的劉禹錫曾高中進士,並前往朝中做事,但因為其性格,常受人排擠,於是把他派到了蘇州做刺史,當地壹位名叫李紳的人,非常仰慕劉禹錫的才華,於是請劉禹錫吃飯。
在吃飯過程中,李紳請了幾位歌姬前來作陪、勸酒,就在這個過程中,劉禹錫壹時心血來潮、詩興大發,寫了這首《贈李司空姬》。
那麽劉禹錫身為壹個州的刺史,這個叫李紳的想請他就能請得動嗎?答案是劉禹錫雖然性格放蕩不羈,但他這個刺史相比李紳此前的官職要小很多,因為這個李紳曾經當過司空壹職,這個司空職位是當時朝中掌管工程的長官,在清代的時候相當於工部尚書壹職。
雖然當時這個李紳司空已經退了,但畢竟官職在那裏,他這個小小的刺史到這個地方當官,按規矩要去拜訪的,更何況是對方主動請他,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去參加的。
再說“司空見慣”這個成語在當時情景中的作用,當時喝酒時不僅有他們兩人,還有那些請來的歌妓作陪與勸酒,而這樣的情景對於曾經官居司空的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的,所以就有了“司空見慣”這個成語。
其實這個李紳也是壹位詩人,而且其官職最高做到了當時的唐朝宰相,而且他和劉禹錫是同年出生,兩人能坐到壹起飲酒也是興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