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系之葦苕
解釋:拼音是xì zhī wěi tiáo,意思是鳥巢築在纖脆的蘆葦上。比喻所依附的基礎不牢,有很大的危險。
出處:《荀子·勸學》:“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
譯文:“南方有壹種鳥,名叫蒙鳩,用羽毛做巢而編的發展,綁在蘆葦之上,風到蘆葦折斷,蛋破子死。”
二、鳥覆危巢
解釋:鳥巢因建於弱枝而傾覆。比喻處境極端危險。
出自:唐·李商隱《行次昭應縣道上》詩:“魚遊沸鼎知無日,鳥覆危巢豈待風。”
譯文:“魚遊沸鼎知道沒有壹天,鳥覆蓋高巢豈待風。”
三、巢毀卵破
解釋:鳥巢毀了,卵也壹定會打碎。比喻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
出自:《後漢書·孔融傳》:“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譯文:“哪裏有巢,蛋不破呢?”
四、燕處焚巢
解釋: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裏。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自: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遊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於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譯文:“那魚遊鍋底,燕在焚燒黃巢,早晚茍且偷生,不知道自己多次在外幾乎,我的同胞有什麽不同是嗎?”
五、燕處危巢
解釋:燕子處在焚燒著的窩裏。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出自:清·筱波山人《愛國魂·勤王》:“怕只怕臨安頹廈如燕處危巢。”
譯文:“怕只怕臨安頹大廈如燕處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