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五湖四海 [ wǔ hú sì hǎi ]
解釋: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現有時也比喻廣泛的團結。
出自:春秋戰國 孔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譯文:這天下所有地方的人,都是兄弟。
二、四海之內皆兄弟 [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
解釋: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壹樣。
出自:春秋戰國 孔子《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譯文:做為壹個大丈夫要尊重他人不能冒犯,對待別人要恭敬有禮貌,這天下之大,都是我們的親人。
三、四海升平 [ sì hǎi shēng píng ]
解釋: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出自: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寡人禦極以來,幸喜四海升平,八方寧靖。”
譯文:我自從做上這個皇位開始,很幸運這段時間天下太平,各地沒有起紛爭。
四、四海飄零 [ sì hǎi piāo líng ]
解釋:四海:代指全國各地。飄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處飄泊,生活無著。
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雲幾番欲來相投,只恐袁紹見怪。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
譯文:雲幾次前來投靠,都怕袁紹覺得奇怪。這天下之大,卻沒有他可以落腳的地方。
五、眼空四海 [ yǎn kōng sì hǎi ]
解釋:形容自高自大,什麽都看不見。
出自: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渠眼空四海,而又肯隨人腳跟走乎?”
譯文:渠這個人的眼裏除了這天下其他什麽都看不到,怎麽會肯跟著別人的腳步後面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