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廣納賢才”的成語有哪些
1、招賢納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版;士:指讀書人。權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例句:從公司創建伊始積極在社會各界招賢納士,為公司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2、禮賢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壹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例句:他雖身居高位,但謙恭屈己,能禮賢下士。
3、求賢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 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例句:趙經理求賢若渴,不到兩年,公司就擁有了國內壹流的員工隊伍。
4、三顧茅廬[ sān gù máo lú ]: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例句:為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5、愛才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壹樣重要。
例句:聽說妳們正在招兵買馬,愛才如命,因此我特地前來相投。
2. 有什麽成語或者名言名句是表示重用賢才,懂得識才的意思
駿馬能歷險,力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3. 賢才開頭的成語
妒賢嫉能 妒、嫉:因別人好而忌恨。對品德、才能比自己強的人心懷怨恨。
見賢思齊 內見到德才兼備的容人就想趕上他。
進讒害賢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敬老尊賢 尊敬年紀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眾的人。
敬賢禮士 禮:以禮相待,尊重。士:古時稱有學問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學識出眾的人。
舉善薦賢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舉賢使能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禮賢下士 對有才有德的人以禮相待,對壹般有才能的人不計自己的身分去結交。
求賢若渴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舊時指壹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任人唯賢 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
任賢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4. 關於“廣納賢才”的成語有哪些
招賢納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專。招收賢士,接納屬書生。指網羅人才。
求賢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
象口渴思飲那樣訪求賢士。 形容羅致人才的迫切。
唯才是舉:[ wéi cái shì jǔ ]
或唯才是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薦。
舉賢任能:[ jǔ xián rèn néng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知人善任:[ zhī rén shàn rèn ]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 善於認識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5. 比喻賢才的成語
含有賢才的成語、表示描寫賢才的成語:33條關於賢才的成語及解釋。 愛才如渴——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愛才如命——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壹樣重要。愛才若渴——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避讓賢路——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朝陽丹鳳——比喻賢才逢明時。丹鳳朝陽——比喻賢才逢明時。道遠知驥,世偽知賢——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焚林之求——由於隱居在山林,故燒毀森林使他出來。比喻為求賢才而去毀林。廣開賢路——賢:有才又有德的人。廣泛開辟招攬賢才的途徑。害忠隱賢——忠:足以保國之人;隱:埋沒;賢:德才兼備之人。殘害忠良,埋沒賢才。鴻隱鳳伏——比喻賢才不遇。黃鐘瓦釜——瓦釜:泥土燒成的大鍋,用作樂器,音調最為低。比喻高雅優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賢才和庸才。黃鐘長棄——比喻賢才不用。同“黃鍾毀棄”。黃鍾毀棄——比喻賢才不用。金臺市駿——猶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價買養駿馬。比喻延攬賢才十分誠懇。馬空冀北——伯樂將冀北之良馬搜選壹空。比喻執政者善選賢才,無所遺漏。念舊憐才——舊:老交誼;憐:憐愛。思念舊誼,愛惜賢才。旁求俊彥——旁:廣;俊彥:才智過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賢才。祁溪之舉——祁溪:春秋晉國人,推薦仇人和兒子接替自己的職務。指推薦賢才,不避親仇,公平無私。
6. 關於舉薦和使用人才的成語
量才錄用
liàng cái lù yòng
解釋量:估量。根據才能大小分配壹定工作。
出處《版禮記·王制》:“權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宋·蘇軾《上神守皇帝萬言書》:“凡所擘畫利害,不問何人,小則隨事酬勞,大則量才錄用。”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多用於使用人才。壹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量;不能讀作“liánɡ”。
辨形錄;不能寫作“碌”或“祿”。
近義詞量入為出、量力而行、量體裁衣
反義詞不自量力、壹視同仁
辨析~和“人盡其才”;都含有“發揮人的才能”的意思。但~偏重於“按照才能使用”;多用於錄用新人的場合;“人盡其才”偏重於“充分發揮人的才能”;多用於對原有人員合理使用方面。
例句我們~;使能搞翻譯的搞翻譯;能搞研究的搞研究;能上課的上課。
7. 形容賢才的成語有哪些
比喻賢才的成語有愛才如渴、愛才如命、愛才若渴、避讓賢路、彬彬濟濟
1.
愛才如渴[ài
cái
rú
kě]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2.
愛才如命[ài
cái
rú
mìng]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壹樣重要。
出處:語出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3.
愛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於喝水壹樣。
出處:清·葉燮《原詩·外篇上》:“嫉惡甚嚴,愛才若渴,此韓愈之面目也。”
4.
避讓賢路[bì
ràng
xián
lù]
避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出處:《史記·萬石張叔列傳》:“願歸丞相侯印,乞骸骨歸,避賢者路。”
5.
彬彬濟濟[bīn
bīn
jǐ
jǐ]
形容人才盛多的樣子。
出處:鄭觀應《盛世危言·技藝》:“而目前由學塾以升入學院教育者彬彬濟濟,於工藝之道無不各造精微,此皆廣設書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例句:
1.他們公司的領導是個愛才如命的人,這才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條。
2.身為壹個愛才如渴的人,我當然要敞開大門,歡迎她的入盟。
8. 表示善於用人的成語有哪些
表示善於用人的成語有:
1.知人善任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於認識人的品專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屬用。
2.任人唯賢 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
3.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眾的人。
4.量能授官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5.選賢舉能 選舉賢人,薦舉能人。
成語(chéng yǔ,idioms)是漢語詞匯中定型的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多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壹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壹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壹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壹個微型的句子。 成語又是壹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壹顆璀璨的明珠。
9. 用人只以德才為標準的成語
謎來底:任人唯賢、量才自錄用、知人善用。
任人唯賢
rèn rén wéi xián
解釋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選有德有才的人。
出處《尚書·鹹有壹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結構兼語式。
用法用作褒義。壹般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
正音唯;不能讀作“wēi”。
辨形賢;不能寫作“閑”。
近義詞量才錄用、知人善用
反義詞任人唯親、以貌取人
辨析~和“知人善任”;都含有“善於使用人”的意思。但~可指幹部路線;“知人善任”不能。
例句
(1)~是唯壹正確的選拔幹部的標準。
(2)要想把國家治理好;必須~。
10. 形容賢明的成語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員,晉升賢明的官員。
妒能害賢——賢、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賢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更令明號——重新申明號令。說明賢明君主應當取信於民。
犁牛骍角——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同“犁生骍角”。
犁牛之子——比喻父雖不善卻無損於其子的賢明。
犁生骍角——指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女。
女中堯舜——堯舜:傳說中的上古賢明君主。婦女中的賢明人物。古代多稱頌執政的女王。
徙宅之賢——相傳孟軻的母親為了教育好他,三次遷居,改變環境。形容母教賢明。
陽春有腳——用以稱譽賢明的官員。
堯鼓舜木——堯、舜: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君;鼓:諫鼓;木:箴木。堯門旁設諫鼓,舜門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賢明,能隨時接受意見,聽取忠告。
源清流凈——源頭的水清,下遊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同“源清流潔”。
源清流清——源頭的水清,下遊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連,事物的本原好,其發展和結局也就好;或領導賢明,其下屬也廉潔。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潔”、“源清流凈”。
擇木而棲——棲:棲息。鳥兒選擇合適的樹木棲息。舊時比喻選擇賢明君主,為其效命。
至聖至明——至:極。最神聖最賢明。舊時用以稱頌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