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舊俗在清明和農歷七月十五日、十月初壹日掃墓祭祖,故稱此三日為鬼節。 清 沈復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七月望,俗謂之鬼節。”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三:“按照迷信說法,壹年二十四節中,清明節是鬼節。”
百科釋義
鬼節,顧名思義,與鬼有關的節日、祭祀鬼的節日。鬼是在人類蒙昧時期,對生命的壹種延伸。東西方文化對於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為鬼壹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節有中西之分,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七月半,清明節,三月三,十月初壹等。西方鬼節中有墨西哥鬼節等,但最著名的是萬聖節。此詞條將詳細介紹中外各個鬼節的起源文化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