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不露鋒芒
拼音:bù lù fēng máng
釋義: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顯露出銳氣或才幹。多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出處: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 雜說》第20卷:“語有力而不露鋒芒者。”
白話釋義:有能力而不露鋒芒的人。
二、謙恭虛己
拼音:qiān gōng xū jǐ
釋義:虛己:謙虛,虛心。謙虛恭敬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卻也謙恭虛己,百凡從事。”
白話釋義:就是等待那同事,拒絕了謙恭虛心,百凡從事。
三、謙以下士
拼音:qiān yǐ xià shì
釋義: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出處:唐 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
白話釋義:難道不是因為重承諾好賢、謙以下士得到的。
四、謙遜下士
拼音:qiān xùn xià shì
釋義:下:屈己尊人。指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修父業,尤謙遜下士。”
白話釋義:年少好學,修父親的事業,尤其謙虛下士。
五、謹言慎行
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
釋義:謹:小心;慎:謹慎。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
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緇衣》:“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白話釋義:所以人要小心謹慎地說話、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