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仰後合
解釋:身體前後晃動。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樣子。
出自: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回:“把李瓶兒笑的前仰後合。”
示例:眾人聽了,越發哄然大笑的前仰後合。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二回
語法:聯合式;作狀語、補語;形容站立不穩的樣子
近義詞前合後仰、東倒西歪、前俯後合
反義詞呼天搶地、飲泣吞聲
二、東張西望
解釋:張:看。形容這裏那裏地到處看。
出自: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壹:“三巧兒只為信了賣卦先生之語,壹心只想丈夫回來,從此時常走向前樓,在簾內東張西望。”
示例:見範進抱著雞,手裏插個草標,壹步壹踱的,東張西望,在那裏尋人買。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左顧右盼、東望西觀、抓耳撓腮、東張西張、舉目四望、東瞧西望、東脧西望、三心二意、東張西覷、東觀西望
反義詞壹心壹意、目不轉睛、聚精會神、目不斜視
三、瞻前顧後
解釋:瞻:向前看;顧:回頭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後面。形容做事之前考慮周密慎重。也形容顧慮太多,猶豫不決。
出處:老舍的《老張的哲學》有些事情看準了就馬上去做,不要總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左顧右盼、畏首畏尾、首鼠兩端、當斷不斷、猶豫不決、投鼠忌器、顧後瞻前
反義詞排除萬難、破釜沈舟、頂天立地、壹往無前、無所畏憚、無所畏忌、孤註壹擲、斬荊披棘、義無反顧、壹往直前、當機立斷、披荊斬棘、無所顧憚、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有恃毋恐
四、大同小異
解釋:大體相同,略有差異。
出自:說的是侯統領壹個,其實如今做官的人,無非與侯統領大同小異罷了。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四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用於比較
近義詞如出壹轍、求同存異、小異大同、雲泥之別、並行不悖、神肖酷似、相差無幾、伯仲之間、本同末異、壹模壹樣
反義詞天懸地隔、天差地別、迥然不同、天淵之別、迥乎不同、天壤之別、大相徑庭
五、東奔西走
解釋:到處奔波。多指為生活所迫或為某壹目的四處奔走活動。
出自:強如在中國東奔西走,受盡腌臜的氣。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到處奔波
近義詞東奔西跑、東跑西顛、萍蹤浪跡、走南闖北、四海為家、到處奔跑、浪跡天涯、東食西宿
反義詞安家落戶、安營紮寨、萍蹤浪跡、走南闖北、深居簡出、按兵不動、四海為家、浪跡天涯、足不出戶、安土重遷、東食西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