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發憤圖強和發奮圖強哪個正確?

發憤圖強和發奮圖強哪個正確?

發憤圖強和發奮圖強都是正確的。

發憤圖強(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是壹則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述而》。“發憤圖強”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多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壹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通過努力有所成就。含褒義,通常和“自力更生”連用。

發奮圖強:讀音為fā fèn tú qiáng,意思是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壹般情況下與“奮發圖強”通用。出自《人民日報》。

發憤圖強成語故事

子年老時,開始周遊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葉縣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

沈諸梁人稱葉公,他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並不十分了解,於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壹時卻不知怎麽回答,就沒有作聲。

之後,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說:“妳為什麽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於忘記了吃飯,樂於授業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這樣的話呢。”?

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於有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