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刻苦學習的成語:
穿壁引光、刺股讀書、冬寒抱冰,夏熱握火、鈍學累功、頓學累功、
攻苦食淡、攻苦食儉、刮摩淬勵、積雪囊螢、堅苦卓絕、艱苦卓絕、
聚螢積雪、聚螢映雪、絕甘分少、刻苦耐勞、刻苦鉆研、口不絕吟、
匡衡鑿壁、臨池學書、埋頭苦幹、磨礪自強、磨礱淬礪、駑馬十駕、
勤學苦練、深自砥礪、十年寒窗、十年磨劍、孫康映雪、鐵面槍牙、
臥薪嘗膽、銜膽棲冰、宵旰攻苦、懸梁刺股、雪天螢席、引錐刺股、
飲膽嘗血、圓木警枕、鑿壁借光、枕戈嘗膽、枕戈飲膽、誌堅行苦
2. 勵誌堅持的四字成語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壹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壹切靠自己艱苦奮鬥,創立了壹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卷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鐘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鐘,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沈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壹個人心誠誌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誌竟成 有堅定的誌向,只要努力從事,壹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藥苦口 能治病的好藥,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誌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誌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臥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余讀書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遊 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誌礪誌強學博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壹折:“我和妳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妳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壹不移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誌 懷:懷藏.胸有遠大誌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壹回:“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篤誌好學策頑磨鈍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沈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誌·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
3. 努力的四字成語百尺竿頭,更進壹步: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
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百無壹成:百:壹切。
形容壹切的努力和作為沒有壹樣成功,即毫無成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
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斃而後已:指努力工作或為某壹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並心同力:想法壹致,***同努力。
同“同心協力”。跛行千裏: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時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不辭辛苦: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不辭辛勞:辭:推辭。雖然勞累和辛苦也不推辭,形容工作勤奮努力。
不敢告勞: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不知寢食:猶言廢寢忘食。形容異常專心、努力。
策駑礪鈍:驅策劣馬,磨礪鈍刀。指勉為其難,努力從事。
駑,低能的馬;鈍,不鋒利的刀。朝夕不倦:朝:早晨。
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奮努力,孜孜不倦。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壹定要去掉。
指寫作時要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新。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須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大匠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大匠:指在某方面造詣高的人;巧:靈巧。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規矩,不能使人心靈手巧。
指必須要主觀努力,不能單依靠客觀條件。得失在人: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於本人的努力與否。
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滴水穿石: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斷努力,事情壹定成功。發奮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發憤圖強: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發憤忘食: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廢寢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
形容專心努力。奮身獨步:獨步:獨壹無二,無可比擬。
指努力去出人頭地。奮勇向前:奮發而努力鼓起勇氣朝前方挺進。
服田力穡:服:從事;穡:收獲谷物。指努力從事農業生產。
甘貧苦節:甘:自願;貧:窮苦;苦:盡力地,有耐心地。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甘貧守節:甘:自願;貧:窮苦;守:保持。情願過貧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貞的氣節。
竿頭日進: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
躬體力行:躬體:親身體驗;力行:努力實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行。
孤軍奮戰:奮戰:盡全力地戰鬥。孤立無助的軍隊單獨對敵作戰。
也比喻壹個人或壹個集體無人支援、幫助的情況下努力從事某項鬥爭。鼓足幹勁,力爭上遊:鼓:鼓動,振作;上遊:比喻前列或高位。
把勁頭鼓足,努力爭取進入先進行列。急起直追:立即行動起來,努力追趕上去。
節儉力行:指生活儉樸,又肯努力躬行。盡心而已:原指直到竭盡心力才罷休。
後指明知無濟於事,但仍然努力去做,以盡心意。盡心竭力:盡:全部用出;竭:用盡。
用盡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驚人之舉:值得贊嘆的、令人驚奇的、好像超出人的能力或努力所達到的事情。九轉丹成:轉:循環變華。
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九轉功成:轉:循環變華。原為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
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九轉丸成:轉:循環變化;丸:指金丹。
道家語,指煉得九轉金丹。後常比喻經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於獲得成功。
久坐地厚:比喻在某壹職位上長期磨煉努力,地位自然安定穩固。開足馬力:比喻為壹個人或壹個單位盡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苦學力文:力:努力;文:著文。用功學習,努力寫作。
來處不易: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財物的取得,經過了艱苦努力。樂事勸功:指樂於從事所業,努力獲得成效。
樂天任命:猶言聽天由命。聽任事態自然發展變化,不做主觀努力。
也比喻碰機會,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力爭上遊:上遊:河的上流,比喻先進的地位。
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路在人走,事在人為: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情成功是人做出來的。
指在壹定條件下,事情的好或壞在於人的主觀努力。黽勉從事:黽勉:努力。
努力工作。勉求多福:勉:努力。
努力追求更多的福祿。多用於對別人的規勸或祝語。
僶俛從事:努力工作。牧豕聽經:壹面放豬,壹面聽講。
比喻求學努力。逆水行舟: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
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如不努力推進,則會隨水流後退。
比喻學習或做事須克服困難,奮勉向前。駑馬十駕:原意是駿馬壹天的路程,駑馬雖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達。
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朋心合力:朋:。
4. 有關堅持的四字成語堅持不懈、
持之以恒、
鍥而不舍、
堅韌不拔、
百折不撓、
繩鋸木斷、
愚公移山、
精衛填海、
滴水穿石、
始終如壹、
始終不渝、
有始有終、
矢誌不渝、
鐵杵成針、
駑馬十駕、
自強不息、
跛鱉千裏、
不恥最後、
守經達權、
動心忍性、
艱苦奮鬥、
安貧樂道
5. 關於奮鬥的四字成語斃而後已 指努力工作或為某壹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
出處:西漢·戴聖《禮記·表記》:“鄉道而行,中道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
發憤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出處:老舍《鼓書藝人》十七:“妳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妳得下決心克服壹切困難,否則就壹事無成。”
艱苦奮鬥 不怕艱難困苦,堅持英勇鬥爭。
出處:陶鑄《崇高的理想》:“我們要過渡到***產主義社會,還要經過長時期的艱苦奮鬥。”
力爭上遊 上遊:河的上流,比喻先進的地位。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五言古·閑居讀書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棄暴,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
任重道悠 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同“任重道遠”。
出處:《後漢書·皇後紀序》:“任重道悠,利深禍速。”
任重道遠 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死而後已 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壹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松柏後雕 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誌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鬥到最後。
出處:《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
銜沙填海 猶言銜石填海。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鬥到底。
銜石填海 比喻為實現既定目標,堅韌不拔地奮鬥到底。
出處:《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自強不息 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千日打柴壹日燒 比喻持久奮鬥而壹旦成功。也比喻平時積攢,壹朝花費。同“千日斫柴壹日燒”。
千日斫柴壹日燒 ①比喻持久奮鬥而壹旦成功。②比喻平時積攢,壹朝花費。亦作“千日打柴壹日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