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詩《池上》的全文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譯文:
壹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麽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這首詩寫壹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壹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
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1)古詩改編故事池上300以上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白居易詩集校註》,這首詩作於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壹日遊於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賞析:
這是壹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敘述壹個小娃娃生活中的壹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壹幅采蓮圖。夏天到了,村邊的池塘裏景色迷人。
碧綠的荷葉,壹片連壹片,壹片接壹片,就像壹把把大傘,撐在水中。雪白的荷花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子,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經開放,還有的花已經謝了,露出了壹個個綠色的小蓮蓬。
壹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頭上紮兩個髻,穿壹身紅衣褲,蹦蹦跳跳地從家中出來,他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高興地跳上壹條小船,解開船繩,拿起船槳,劃向池塘的深處。
小男孩壹邊欣賞美麗的荷花,壹邊摘了幾個蓮蓬,劃船回來。可是他不知道隱藏自己的行蹤,小船沖開浮萍留下了壹道長長的痕跡。
這情景被詩人看在眼裏,他微微壹笑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作者介紹:
唐代宗大歷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壹個“世敦儒業”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後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
藩鎮李正己割據河南十余州,戰火燒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歲時,任鞏縣令的祖父卒於長安,緊接他的祖母又病故。
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780年),壹年後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為躲避徐州戰亂,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離安居。
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離度過了童年時光。而白居易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全都白了。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陽的履道裏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遊歷於龍門壹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裏第舉行“七老會”。
與會者有胡杲、吉皎、鄭據、劉真、盧貞、張渾與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滿、李元爽,畫成“九老圖”。白居易晚年篤信佛教,號香山居士,為僧如滿之弟子。
Ⅱ 池上古詩改寫作文270個字
池塘裏的荷花開了,發出誘人的香氣。有粉色的、白色的、紅色的花朵,五顏六色,美麗極了!橢圓形的葉子碧綠碧綠的,像壹把大蒲扇.各種各樣美麗的花朵立在水中,在荷葉的映襯下,就像壹個個剛剛洗完澡的羞答答的小姑娘,非常漂亮。
壹個小朋友經受不住荷花的誘惑,背著父母,劃著小船偷偷地來到池塘裏采荷花,他采啊,采啊,高興極了,把回家的事情忘得壹幹二凈。天漸漸黑了,這時他才想到了回家,他戀戀不舍的劃著小船往家走,他不知道隱藏自己的蹤跡,大搖大擺地劃著小船,在湖裏留下了小船經過的痕跡。
小朋友們雖然荷花很漂亮,采蓮也很有趣,但是咱們可不能像他那樣調皮噢,那是很危險的!
Ⅲ 古詩《池上》的全文
《池上》——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譯文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裏采了白蓮回來。他卻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3)古詩改編故事池上300以上擴展閱讀
1、《池上》創作背景
據《白居易詩集校註》,這首詩作於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壹日遊於池邊,見小娃撐船而作下此詩。
2、《池上》鑒賞
這首詩好比壹組鏡頭,攝下壹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壹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白居易是壹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Ⅳ 古詩池上改編成語故事
在壹天中午,壹個孩子興高采烈地駕著壹艘輕快的小船,用拿竹竿子當做滑水板緩緩地版行駛著,那小池裏的權水清澈見底,兩邊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已經開了,瞧!那壹朵朵的荷花盛氣淩人,好像皇宮裏的公主!岸邊的浮萍青翠欲滴,小池的景色更是秀麗宜人!那孩子似乎進了天堂壹般,看的心曠神怡,令人流連忘返!
這個孩子劃呀劃呀,看見前面的荷花已經枯萎了,上面只剩下了那青眼茁眾的青蓮,那孩子眼睛咕嚕壹轉,好像要把那青蓮采回來,他小心翼翼的劃過去,好像怕被大人知道似的,采好之後,他的臉上又露出了笑臉,開開心心的回家了。
那孩子劃著劃著都看不見他的身影了,在那萬霧齊天的蓮花池裏消失了,他路過的地方都被圓暈散開了,好像剪刀把浮萍剪成了兩半壹般,看著她開心的樣子回家了。
回家的時候,那孩子摘了壹片荷葉戴在他的頭上,好像壹個漁夫回了家!
Ⅳ 唐詩三百首池上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Ⅵ 古詩《 池上 》的意思
註釋
①撐(chēng)小艇,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進。
②蓮:詩中指白荷花結的蓮蓬。
③解:明白,懂得。
④蹤跡:行動所留下的痕跡。
⑤浮萍:壹種浮生在水面的植物。
譯文
壹個小孩撐著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怎麽掩藏蹤跡,
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就是這樣了,望采納~
Ⅶ 古詩池上的意思
1、譯文
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裏采了白蓮回來。他卻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壹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2、註釋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3、原文
《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壹道開。
(7)古詩改編故事池上300以上擴展閱讀:
這首詩好比壹組鏡頭,攝下壹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壹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這是壹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但極富韻味,令人讀後忍俊不禁、啞然失笑。 詩人在詩中敘述壹個小娃娃生活中的壹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壹幅采蓮圖。
蓮花盛開的夏日裏,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壹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輕輕蕩開,留下了壹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
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白居易是壹位擅長寫敘事詩的大詩人。他的長篇敘事詩,將所敘事物寫得曲折詳盡、娓娓動聽,飽含著詩人自己的情感。同樣的,他的詩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Ⅷ 古詩《池上》的原文
池上來(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源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壹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