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被騙的成語有:蒙在鼓裏、血本無歸、人財兩空、雞飛蛋打、人財兩失。
壹、蒙在鼓裏
1、拼音:méng zài gǔ lǐ
2、釋義:比喻不明真相,被人蒙騙。
3、出處:清·吳趼人《瞎騙奇聞》第二回:要不是周先生,我們還蒙在鼓裏呢。(譯文:要不是有周先生,我們還不明真相,被人蒙騙。)
二、血本無歸
1、拼音:xuè běn wú guī
2、釋義:指本錢賠光了,壹點也沒收回。
3、出處:《涉世之初》(2001年10日):看到別的大戶因選股不當被深度套牢,有的甚至賠得血本無歸,張明就更感到趙小姐的珍貴。
三、人財兩空
1、拼音:rén cái liǎng kōng
2、釋義:人和錢財都無著落或都有損失。
3、出處:清朝曹雪芹《紅樓夢》:可憐張李二家沒趣,真是人財兩空。(譯文:可惜了張李兩個人,人和錢財都遭受損失。)
四、雞飛蛋打
1、拼音:jī fēi dàn dǎ
2、釋義:比喻兩頭落空,壹無所得。
3、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阿霞》:卒之卵覆鳥亦飛,天之所報亦慘矣。(譯文:最終雞蛋打了鳥也飛了,上天的報應也太慘了。)
五、人財兩失
1、拼音:rén cái liǎng shī
2、釋義:人和錢財二者都無著落或遭受損失。
3、出處:明末·馮夢龍《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遇夫》: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可不人財兩失?(譯文:白白被要了玉堂春,可不是人和錢財二者都無著落。)
搜狗百科-蒙在鼓裏
搜狗百科-血本無歸
搜狗百科-人財兩空
搜狗百科-雞飛蛋打
搜狗百科-人財兩失
2. 形容虛偽的四字成語做張做智 張:模樣;智:靈智。裝模作樣,故意做出壹種姿態
坐而論道 坐著空談大道理。指口頭說說,不見行動。
壹床錦被遮蓋 比喻請求別人通融、庇護。
掩瑕藏疾 掩:遮蓋。瑕:玉上的斑點,比喻缺點。藏:隱瞞。疾:毛病,過錯。掩蓋缺點,隱瞞過錯。
虛情假意 虛:假。裝著對人熱情,不是真心實意。
向壁虛造 對著墻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或杜撰。
文過飾非 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文過遂非 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弄虛作假 耍花招欺騙人。
拿糖作醋 擺架子,裝腔作勢。
貓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沐猴而冠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拒諫飾非 諫:勸告。拒絕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矯情鎮物 比喻故作鎮靜,使人無法猜度。
矯言偽行 指言論、行為虛偽不實。
矯情幹譽 故違常情,以求美譽。
好大喜功 指不管條件是否許可,壹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誇的作風。
沽名釣譽 沽:買;釣:用餌引魚上鉤,比喻騙取。用某種不正當的手段撈取名譽。
附庸風雅 附庸:依傍,追隨;風雅:指《詩經》中《國風》、《大雅》、《小雅》。指缺乏文化修養的人為裝點門面結交文人,參加文化活動
察察為明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專在細枝末節上顯示精明。
察察而明 謂在細枝末節上用心,而自以為明察。《晉書·皇甫謐傳》:“若乃聖帝之創化也,參德乎二皇,齊風乎虞夏,欲溫溫而和暢,不欲察察而明切也。”《舊唐書·文苑傳上·張蘊古》:“勿渾渾而濁,勿皎皎而清,勿沒沒而闇,勿察察而明。”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八
半推半就 推:抵拒,推托;就:靠攏,迎上去。壹面推辭,壹面靠攏上去。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推辭的樣子。
3. 形容可怕的四字詞語肉顫心驚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肉跳神驚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出處:老舍《神拳》第三幕:“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
肉跳心驚 心裏吃驚,身上肉跳。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不知怎麽,這壹會兒心驚肉戰,這壹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勢焰熏天 形容勢力大,氣焰高,很可怕。
出處:蔡東藩《清史演義》第十八回:“只是人在勢在,人亡勢亡,當多爾袞在日,勢焰熏天,免不得有飲恨的王大臣,此次正思乘間報復,適值順治帝親政,下詔求言。”
視為畏途 畏途:可怕的道路。看成可怕的、危險的道路。也比喻看成困難的、可怕的事情。
出處:《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壹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望而卻步 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壹看就往後退縮。
出處:秦牧《象和蟻的童話》:“凡這壹切,都很可能使某壹部分有條件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4. 形容狀況非常真實的四字詞語去偽存真、信而有證、證據確鑿、白紙黑字、千真萬確
去偽存真
讀音:qù wěi cún zhēn
釋義: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
信而有證
讀音:xìn ér yǒu zhèng
釋義:真實而有根據。
證據確鑿
讀音:zhèng jù què záo
釋義:證據確實可靠,無法否認。
白紙黑字
讀音:bái zhǐ hēi zì
釋義: 比喻有確鑿的文字憑據,不容抵賴或悔改。
千真萬確
讀音:qiān zhēn wàn què
釋義: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5. 形容環境惡劣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寸草不生、不毛之地、荒山野嶺、荒無人煙、渺無人煙
壹、寸草不生 [ cùn cǎo bù shēng ]
解釋:寸草:壹點兒草。形容土地貧瘠,連壹點兒草都不長。亦形容災情嚴重。
出自: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那山陽縣有用毒藥謀死公公犯婦竇娥,他問斬之時,曾發願道:‘若是果有冤枉,著妳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這件事來?”
二、不毛之地 [ bù máo zhī dì ]
解釋: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出自:戰國時齊人公羊高《公羊傳·宣公十二年》:“錫(賜)之不毛之地.”
譯文:賜他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
三、荒山野嶺 [ huāng shān yě lǐng ]
解釋:荒涼沒有人煙的山嶺。
出處: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八十回:“往前壹看,都是荒山野嶺,不見有人行路,連壹株樹木也沒有。”
四、荒無人煙 [ huāng wú rén yān ]
解釋:人煙:指住戶、居民,因有炊煙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涼,見不到人家。
出自:近代 穆欣《南線巡回·解放西昌之戰》:“部隊指戰員忍饑受寒,翻越高達四千二百多米荒無人煙的大山。”
五、渺無人煙 [ miǎo wú rén yān ]
解釋:壹片渺茫,沒有人家。
出自:清·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壹月,將淮北千裏,掃蕩個渺無人煙。”
譯文:不到壹個月,將淮北千裏,掃蕩到沒有人家的地步。
6. 形容做事很熟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得心應手、遊刃有余、熟能生巧、得心應手、庖丁解牛
1、得心應手
解釋: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裏怎麽想,手就能怎麽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出自:挾了七八萬現款的馮雲卿就此走進了公債市場,半年來總算得心應手,扯起息來,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各種技藝
近義詞熟能生巧、輕車熟夥、庖丁解牛、隨心所欲、輕車熟路、遊刃有余、壹帆風順、無往不利、操縱自如、手揮目送、左右逢源、駕輕就熟、力所能及、揮灑自如、八面見光、輕而易舉、八面後瓏、如臂使指、心手相應
反義詞礙手礙腳、束手無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勢成騎虎、事與願違、力不從心、身不由己、進退兩難、無計可施、不知所厝、不文不武、心余力絀、力不勝任、扒拉不開、左右為難、無能為力
2、遊刃有余
解釋:刀刃運轉於骨節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練,有實際經驗,解決問題毫不費事。
出自:從前他們又要辦廠,又要做公債,也居然穩渡了兩次險惡的風波,現在他們全力來做公債,自然覺得遊刃有余。 茅盾《子夜》十七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熟能生巧、勝任愉快、坦然自若、舉重若輕、措置裕如、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久經沙場、應付自如、駕輕就熟、如魚得水、無所不知、揮灑自如、滾瓜爛熟、目牛無全、心手相應、運斤成風
反義詞惶恐不安、才不勝任、誌大才疏、笨手笨腳、壹籌莫展、捉襟見肘、左支右絀、心余力絀、壹竅不通、智盡能索、無從下手、無所措手、力不能支、勉為其難
3、熟能生巧
解釋:熟練了就能產生巧辦法,好辦法
出自:清代文人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談了。俗話說的熟能生巧。”
示例:要想掌握技術,只有勤學苦練,才能熟能生巧。
語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近義詞遊刃有余、耳熟能詳、得心應手、久經沙場、駕輕就熟、勤能補拙、筆走如神
反義詞半路出家、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4、得心應手
解釋: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裏怎麽想,手就能怎麽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出自:挾了七八萬現款的馮雲卿就此走進了公債市場,半年來總算得心應手,扯起息來,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語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各種技藝
近義詞熟能生巧、輕車熟夥、庖丁解牛、隨心所欲、輕車熟路、遊刃有余、壹帆風順、無往不利、操縱自如、手揮目送、左右逢源、駕輕就熟、力所能及、揮灑自如、八面見光、輕而易舉、八面後瓏、如臂使指、心手相應
反義詞礙手礙腳、束手無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勢成騎虎、事與願違、力不從心、身不由己、進退兩難、無計可施、不知所厝、不文不武、心余力絀、力不勝任、扒拉不開、左右為難、無能為力
5、庖丁解牛
解釋: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出自:戰國莊子《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庖有壹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常與“遊刃有余”連用
近義詞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如臂使指
反義詞壹籌莫展、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