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誤用的八大類型

成語誤用的八大類型

成語誤用的八大類型是用錯對象、望文生義、表意矛盾、重復贅余、不分輕重、詞性誤用、不辨色彩、敬謙誤用。

1、用錯對象、望文生義、表意矛盾。

每個成語都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對象,若使用不當,就要出差錯。例句:他從小就喜歡畫畫,常在紙上信筆塗鴉,現在他畫的鳥已是栩栩如生。(“信筆塗鴉”是指寫字,不是畫畫)。

望文生義:對壹些成語,想當然地從字面上認定其意思,導致誤用。例句:“國足掛帥”壹說的準確性到目前依然無從核實,但人們都相信這決非空穴來風。“空穴來風”指消息、傳聞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這裏誤解為“虛假傳聞”。表意矛盾:在運用中,有些成語的意義與句子其他部分表達的語意不是壹回事,前後矛盾。例句:他對工作壹向拈輕怕重,勇挑重擔。

2、重復贅余、不分輕重、詞性誤用。

重復贅余:與成語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導致語意重復。例句:夜深人靜,王小東獨自孑然壹身地匆匆穿過小巷,閃進了巷口的壹個漆黑的大門。“孑然壹身”就是“獨自”。

不分輕重:成語與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誇大其辭,輕重失調。例句:?洪水沖垮了李老漢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難過,村前村後,哀鴻遍野。“哀鴻遍野”比喻舊社會到處是呻嚀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

詞性誤用:成語其實是壹種結構固定的短語,有的是名詞性短語,有的是動詞性短語,有的是形容詞性的短語,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語法功能,不能亂用。例句:包圍圈越來越小了,這群罪大惡極的歹徒已成了翁中捉鱉。“翁中捉鱉”是個動詞性短語,此句中把它當做名詞短語而誤做“成了”的賓語,應改為“甕中之鱉”。

3、不辨色彩、敬謙誤用。

不辨色彩:不辨色彩主要表現在褒貶誤用、語體色彩不當等方面。例句: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無所不為是指“什麽壞事都敢幹”,此誤將貶義詞用作褒義詞了。

敬謙誤用:某些從古代沿用下來的成語已烙下了古代的印跡,有的用於自稱(謙稱),如雕蟲小技,東塗西抹,千慮壹得等;有的則用於稱對方(敬稱),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風等。如將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誤會。

例句:王廠長的壹席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許多抓好產品質量的好建議。“拋磚引玉”比喻自己先發表很粗淺的意見,目的是引出別人更好的,更成熟的意見,是謙辭,句中誤用為敬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