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鳴驚人、驚濤駭浪、驚世駭俗、驚魂未定、大驚失色、驚弓之鳥、驚心動魄、心驚肉跳、大吃壹驚、貌不驚人、觸目驚心、驚慌失措、心驚膽戰、驚天動地、寵辱不驚、受寵若驚、打草驚蛇、驚慌失措、膽戰心驚、膽顫心驚、擔驚受怕、肉跳心驚、石破天驚等。
壹、壹鳴驚人
釋義:用以比喻平時沒有特殊的表現,壹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譯文:這種鳥不飛翔就罷了,要是飛翔便會沖向廣闊的藍天。不鳴叫就罷了,要是鳴叫就會使他人驚訝。
二、驚魂未定
釋義: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出處:宋·蘇軾《謝量移汝州表》:“只影自憐;命寄江湖之上;驚魂未定;夢遊縲紲之中。”
譯文:看這自己的影子惆悵,在朝廷外生活。被驚嚇的靈魂還未安定,夢見牢獄之災。
三、大驚失色
釋義: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譯文:忽然看見曹操帶著佩劍進宮,臉上很憤怒,皇帝嚇得臉色都變了。
四、驚弓之鳥
釋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某種驚嚇,遇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的人。
出處:《戰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1333431366335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譯文:好戰的軍隊容易沖動,被弓箭驚嚇過的鳥難以安定。
五、心驚肉跳
釋義:形容擔心禍患臨頭,非常害怕不安。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不知怎麽;這壹會兒心驚肉跳;這壹雙好小腳兒再走也走不動了。”
譯文:不知怎麽回事,此時內心非常害怕,這壹雙腳也嚇得再也走不動了。
2. 帶有驚的四個字成語匕鬯不驚 匕:古代的壹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
寵辱不驚 寵:寵愛。受寵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
寵辱若驚 無論受寵、受辱,心裏都要振動。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
怵目驚心 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裏感到震驚。
觸目驚心 看見某種嚴重情況,心裏感到震驚。
打草驚蛇 原比喻懲甲菟乙。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鴨驚鴛鴦 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大驚小怪 形容對沒有什麽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膽戰心驚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動魄驚心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飛鳥驚蛇 像飛鳥入林,受驚的蛇竄入草叢壹樣。形容草書自然流暢。
狗吠不驚 吠:狗叫聲。狗偶爾的叫聲不會引起驚慌。形容社會太平安定。
雞犬不驚 形容行軍紀律嚴明,連雞狗都沒有受到驚動。也指平安無事。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患急病遇到了慢性子的醫生。比喻緩慢的行動趕不上緊急的需要。
矯若驚龍 矯:矯健。常用於形容書法筆勢剛健,或舞姿婀娜。
驚愕失色 失色:由於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驚鴻艷影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驚慌失措 由於驚慌,壹下子不知怎麽辦才好。
驚惶失措 由於驚慌,壹下子不知怎麽辦才好。
驚魂未定 指受驚後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驚恐失色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驚恐萬狀 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蛇入草 形容草書寫得矯健而活潑。
驚師動眾 比喻驚動很多人來做壹件事。
驚世駭俗 世、俗:指壹般人。使壹般人感到驚駭。
驚濤駭浪 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驚天動地 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驚喜若狂 形容又驚又喜,難以自持。
驚喜欲狂 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於興奮的情壯。
驚心悼膽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驚心動魄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後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驚猿脫兔 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翩若驚鴻 比喻美女的體態輕盈。
肉跳心驚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失驚打怪 形容神色慌張或動作忙亂。也形容大驚小怪。
石破天驚 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沈,出人意外,有能以形容的奇境。後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受寵若驚 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相驚伯有 伯有:春秋時鄭國大夫良霄的字,相傳他死後鬼魂作祟。形容無緣無故自相驚擾。
心驚膽戰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心驚肉跳 形容擔心災禍臨頭,恐慌不安。
壹鳴驚人 鳴:鳥叫。壹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壹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壹座皆驚 在座的人都感到驚奇。
遊雲驚龍 形容書法精妙。
語不驚人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自相驚憂 自己人互相驚動擾亂,造成不安。
被寵若驚 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頓覺吃驚不安。
匕鬯無驚 形容法紀嚴明,無所驚擾。同“匕鬯不驚”。
邊塵不驚 比喻邊境安定無戰事。
吃驚受怕 受驚駭。
打草蛇驚 打草驚了草裏的蛇。原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後多比喻做法不謹慎,反使對方有所戒備。同“打草驚蛇”。
打鴨驚鴛 比喻打甲驚乙。也比喻株連無罪的人。
大吃壹驚 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膽喪魂驚 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擔驚忍怕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擔驚受恐 擔心害怕。指常處在驚嚇、恐懼之中。
耽驚受怕 擔受驚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