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雞本意為褒義,現多用於貶義
[dāi ruò mù jī]?
呆若木雞
壹般用來形容壹個人有些癡傻發楞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楞的樣子。是壹個貶義詞。然而它最初的含義正好相反,是壹個最高級的褒義詞。
詞性:貶義詞、褒義詞
解釋:呆:發傻;宛如木頭做的雞壹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出自: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古反義詞: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今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潑可愛、大智若愚
今近義詞: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本意為褒義,現多用於貶義
正音:呆,不能讀作“呆板”的“d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