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步如飛 心如死灰 刮目相看 歡天喜地 七手八腳 眼疾手快 手疾眼快
2、察言觀色 虎視眈眈 慢條斯理 呆若木雞 洗耳恭聽 翩翩起舞 議論紛紛
3、大搖大擺 步履矯健 繪聲繪色 指手劃腳 泣不成聲 搖頭擺尾 驚慌失措
4、手到擒來 道聽途說 輾轉反側 流星趕月 促膝談心 雷厲風行 左顧右盼
5、鬼鬼祟祟 支支吾吾 盡收眼底 口若懸河 張牙舞爪 跌跌撞撞 廢寢忘食
6、心曠神怡 目不暇接 載歌載舞 身手敏捷 大言不慚 擠眉弄眼 喋喋不休
7、自圓其說 七上八下 憤憤不平 炎冒三丈 六神無主 搖頭晃腦 心有余悸
8、嘮嘮叨叨 披荊斬棘 手舞足蹈 無精打采 舉手投足 袖手旁觀 橫沖直撞
9、壹步登天 豪言壯語 回眸壹笑 拳打腳踢 側耳細聽 負隅頑抗 抓耳撓腮
10、奔走相告 舉目眺望 步履蹣跚 昂首闊步 伸頭縮頸 席地而坐 伏案疾書
11、動如脫兔 交頭接耳 披星戴月 大步流星 痛心疾首 垂頭喪氣 淚流滿面
12、全力以赴 含糊其詞 振振有辭 蜻蜓點水 長籲短嘆 心神不定 風馳電掣
13、步履輕盈 搖旗吶喊 手忙腳亂 悶悶不樂 談笑風生 手不釋卷 扶老攜幼
14、憂心忡忡 落荒而逃 連蹦帶跳 大喜過望 昂首挺胸 竭盡全力 歡蹦亂跳
15、對答如流 怒發沖冠 興高采烈 老淚縱橫 百發百中 誇誇其談 花言巧語
16、捧腹大笑 專心致誌 怒氣沖天 義憤填膺 前赴後繼 心急如焚 痛不欲生
17、瞠目結舌 齜牙咧嘴 壹飲而盡 橫行霸道 匍匐前進 指手畫腳 肆無忌憚
18、高談闊論 點頭哈腰 躡手躡腳 聲淚俱下 摩拳擦掌 嬉皮笑臉 娓娓動聽
19、東張西望 蹦蹦跳跳 喜出望外 走馬觀花 插科打諢 瞻前顧後 忐忑不安
20、歡呼雀躍 舉棋不定 跋山涉水 腳踏實地 吞吞吐吐 上躥下跳 滔滔不絕
21、前俯後仰 面面相覷 不慌不忙
形容人物動作的成語解釋
1、察言觀色:察:詳審。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2、壹言不發:壹句話也不說。
3、聲嘶力竭:竭:盡。嗓子喊啞,氣力用盡。形容竭力呼喊。
4、力竭聲嘶:嗓子喊啞了,力氣用盡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5、東藏西躲:形容為了逃避災禍而到處躲藏。
6、喬裝打扮:喬裝:改變服裝、面貌;打扮:指化裝。指進行偽裝,隱藏身份。
7、虎步龍行: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壹般。後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
8、張牙舞爪:張:張開;舞:揮舞。形容猛獸兇惡可怕。也比喻猖狂兇惡。
9、喃喃自語:喃喃:連續不斷地小聲說話。小聲地自己跟自己說話。
10、東張西望:張:看。形容這裏那裏地到處看。
11、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12、躡手躡腳: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13、指天畫地:形容說話沒有顧忌,目中無人。
14、默不作聲:壹句話也不說。
15、舉手加額: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16、大搖大擺: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
17、東躲西跑:躲:躲藏,避開。形容四處逃散,分頭躲藏。形容極為驚慌。
18、行步如飛:走路的步子輕快如飛。
19、招搖過市: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註意。
20、眼明手快:看得準,動作敏捷。
21、輕手輕腳:手腳動作很輕,使沒有響聲。
22、壹聲不響:指不發出壹點聲音。
23、龍行虎步:形容帝王的儀態,比喻威儀莊重,氣度不凡。
24、酩酊大醉:酩酊:沈醉的樣子。形容醉得很厲害。
25、幹脆利落:簡單爽快。
26、飛檐走壁: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27、東觀西望:向四周張望,察看動靜。
28、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禍人。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29、手急眼快:急:迅速。動作迅速,眼光敏捷。形容機靈敏捷。
30、摩拳擦掌:形容戰鬥或勞動之前,人們精神振奮,躍躍欲試的樣子。
31、姍姍來遲:姍姍: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32、比手劃腳:比:比擬。形容說話時用手勢示意或加強語氣。
33、搔頭摸耳: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壹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34、手疾眼快:形容機靈敏捷。
35、疲於奔命: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後也指忙於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36、席地而坐:泛指在地上坐。
37、左顧右盼: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38、手忙腳亂:形容遇事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39、遠走高飛: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40、慢條斯理:原指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慌不忙。現也形容說話做事慢騰騰,不不慌不忙。
41、捏手捏腳: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42、藏頭露尾:藏起了頭,露出了尾。形容說話躲躲閃閃,不把真實情況全部講出來。
43、指手畫腳:指說話時做出各種動作。形容說話時放肆或得意忘形。
44、七手八腳: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45、鑒貌辨色:鑒:查看;色:指臉色。根據對方的臉色、表情行事。
46、風風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樣子。
47、飛針走線:走:跑。形容縫紉技術非常熟練。
48、言談舉止:人的言語、舉動、行為。
49、裝模作樣: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態給人看。
50、拂袖而去: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生了氣,壹甩袖子就走了。
51、長驅直入: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壹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52、劄手舞腳:猶言動手動腳。形容不規矩、不穩重。
53、步履蹣跚:蹣跚:走路壹瘸壹拐的樣子。形容走路腿腳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樣了。
54、風塵仆仆: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
55、舉手投足:壹擡手,壹動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
56、以手加額:把手放在額上。表示歡欣慶幸。
57、蝸行牛步:蝸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動或進展極慢。
58、遊山玩水:遊覽、玩賞山水景物。
59、撒潑放刁:耍賴撒野。舉動粗蠻,無理取鬧。
60、指手劃腳: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指點批評。
61、賊頭鼠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62、跋山涉水: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著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63、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64、矯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65、撒嬌賣俏:撒:盡量施展。盡量施展嬌態,賣弄俏麗。
66、扭扭捏捏:形容走路故作嬌態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說話、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67、拉拉扯扯:比喻不幹脆,不痛快。現形容拉私人關系。
形容人物神態的成語形容人物神態的成語
岸然道貌
指嚴肅的神態。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中國士人,又有壹種~,根器特異,別樹壹幟,以號於眾者。清·鄒容《革命軍》 作定語、狀語;用於嘲諷人
昂頭挺胸
擡起頭,挺起胸膛。形容鬥誌高,士氣旺。參見“昂首挺胸”。
出處:語出歐陽予情《小英姑娘》:“她伸開兩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妳看!提到內戰,就連婦人女子都反對啦……”~,老老師欣喜地叫出來。沙汀《範老老師》 作謂語、狀語;指人的神態
傲睨得誌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誌:願望實現。形容因實現願望而看不起壹切的神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誌,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神態
不動聲色
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壹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他也~,勤勤慎慎辦他的公事。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
愴地呼天
愴:悲傷,淒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兩日,夫妻相繼而亡,二子嗆地呼天,號啕痛哭。”
愴天呼地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極其悲痛絕望的神態。同“愴地呼天”。
出處: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進城,以致墮敵人之計中,喪師敗績,害他不得為忠臣義士,真可嘆真痛恨,愴天呼地而不已也!”
大搖大擺
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大義凜然
大義:正義;凜然:嚴肅、或敬畏的樣子。由於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出處: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因想起文丞相和謝先生,壹般的~,使宋室雖亡,猶有余榮。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道貌岸然
道貌:正經嚴肅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樣子。指神態嚴肅,壹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岸然道貌。” 因看見端甫~,不敢造次。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壹百四回
道貌凜然
猶道貌岸然。指神態嚴肅,壹本正經的樣子。
出處:《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光嚴整行之次,忽見維摩,道貌凜然,儀形壘落。”
道貌儼然
猶道貌岸然。指神態嚴肅,壹本正經的樣子。——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巴金《家》九:“爺爺從前原也是荒唐的人,他到後來才變為道貌儼然的。”
低唱淺斟
低唱:輕柔地歌唱;斟:喝酒。聽人輕柔地歌唱,並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壹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出處:宋·無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學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低唱淺酌
低唱:輕柔地歌唱;酌:飲酒。聽人輕柔地歌唱,並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壹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出處: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三折:“則這今晚開筵,正是中秋令節。只合低唱淺酌,莫待他花殘月缺。”
扼腕長嘆
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的神態。
出處:《晉書·劉琨傳》:“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嘆者也。” 作定語、狀語;用於惋惜
扼腕抵掌
用手握腕,擊著手掌。表示很激動、振奮的神態。
出處:無
扼腕興嗟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出嘆息的神態
出處: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於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了。” 作謂語、狀語、定語;用於人的神態
耳不旁聽
兩耳不往旁邊聽。形容專心致誌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8回:“因見他姐妹們說笑,便自己走到階下竹前,挖心搜膽的耳不旁聽,目不斜視。”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專心
豐度翩翩
豐度:風采氣度。翩翩:灑脫的樣子。形容神態舉止文雅優美,超逸灑脫。同“風度翩翩”。
出處:清·張春帆《九尾龜》第四回:“旁觀的人,見十余部馬車絡繹而來,末後壹部車上坐著秋谷,精神軒翥,豐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靈和疏柳,張緒當年。” 秦鳳梧連忙換上,走到著衣鏡前壹照,覺得自己~,竟是個羊車中人物了。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五回
高情逸態
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態:安閑的神態。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態。
出處:無
灰頭土面
滿頭滿臉沾滿塵土的樣子。也形容懊喪或消沈的神態。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二十:“灰頭土面,帶水拖泥,唱九作十,指鹿為馬,非唯孤負先聖,亦乃埋沒己靈。” 晃大舍送了珍奇到監,自己討了保,~,瘸狼渴疾,走到家中。《醒世姻緣》第十四回
戟指怒目
指著人,瞪著眼。形容大怒時斥責人的神態。
出處:無
老氣橫秋
老氣:老年人的氣派;橫:充滿。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形容自高自大,擺老資格。也形容缺乏朝氣。
出處: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眾人取笑了壹回,見新人~的那個樣子,便紛紛散去。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回
滿腹狐疑
狐疑:象狐貍那樣多疑。壹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壹百十六回:“寶玉滿腹狐疑,只得問道:‘姐姐說是妃子叫我,那妃子究竟是何人?’” 公子聽如此說,便不好問,只是未免~。(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
眄視指使
形容驕傲的神態。
出處:《戰國策·燕策壹》:“馮幾據杖,眄視指使,則廝役之人至矣。”
咆哮如雷
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態。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三十八回:“章琪大怒,丟下討李來打那漢,那漢咆哮如雷,伸開壹雙藍手,劈面交還,打在壹處。” 曾滄海舞著那半段鴉片煙槍,~,壹手搶起壹枝錫燭臺,就又避面擲過去。茅盾《子夜》四
屏聲息氣
抑制著呼吸使不出聲音。形容恭敬畏懼的神態。
出處:《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只見兩三個丫頭都在那裏~,齊齊地伺侯著。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七回
如癡如狂
形容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同“如醉如狂”。
出處:《孽海花》第七回:“傾城士女如癡如狂,壹條七裏山塘,停滿了畫船歌舫,真個靚妝藻野,炫服縟川,好不熱鬧。”
如癡如醉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如醉如癡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得見了王昭君,使朕如癡似醉。” 真也弄得個~,眠思夢想。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三回
如醉如狂
形容神態失常,不能自制。亦指為某人某事所傾倒。
出處:《初刻白案驚奇》卷二五:“這些人還指望出張續案,放遭告考,把壹個長安子弟,弄得的如醉如狂。”
搔頭摸耳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壹時無法可想的焦急神態。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兩個人搔頭摸耳,沒有法想。”
搔頭抓耳
抓抓頭皮,摸摸耳朵。形容焦急的神態。
出處:清·彭養鷗《黑籍冤魂》第12回:“兩個搔頭摸耳,沒有法想。” 王柏臣那面也曉得了,急得~,坐立不安。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1回
殺雞抹脖
用手在脖子上比劃。形容心裏著急而無法可想的神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壹回:“壹席話說的賈璉臉都黃了,在鳳姐身背後,只望著平兒殺雞抹脖,使眼色,求他遮蓋。”
舌撟不下
撟:翹起。翹起舌頭,久久不能放下。形容驚訝或害怕時的神態。
出處:《史記·扁鵲蒼公列傳》:“中庶子聞扁鵲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撟然而不下。” 次日長聞報,仰面視天,舌撟不能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舌橋不下
形容驚訝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無
伸頭縮頸
形容在暗中察看的神態。
出處:清·翟灝《能人編·身體》:“豪門送物鵝伸頸,好客臨門鱉縮頭。”
神清骨秀
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朗,氣質秀美。
出處:無
神清氣朗
①形容人心神清爽。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出處:無
神清氣爽
①形容人神誌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明,氣質爽朗。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續玄怪錄·裴諶》:“香風颯來,神清氣爽,飄飄然有淩雲之意。” 長揖而坐,~,滿坐風生,顧眄煒如也。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壹壹二
舒眉展眼
神態舒適,無憂無慮的樣子。
出處:無
爽然若失
爽然:主意不定的樣子;若失:象失去依靠。形容心中無主、空虛悵惘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讀《鵬鳥賦》,同生死,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畢業大家自然都盼望的,但壹到畢業,卻又有些~。魯迅《朝花夕拾·瑣記》
似醉如癡
猶如醉如癡。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出處:明·無名氏《魏徵改詔》第二折:“著人腦蓋天靈碎,唬的他似醉如癡。”
桃李精神
形容妖艷嬌媚的神態。
出處:無
投袂而起
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態。
出處:《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 猶謂人心思順,必有~者。章炳麟《代擬大元帥就職宣言》
妄塵而拜
指迎候有權勢的人,看見車揚起的塵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
出處:無
望塵拜伏
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同“望塵而拜”。
出處:無
望塵而拜
指迎候有權勢的人,看見車揚起的塵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態。——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晉書·潘嶽傳》:“與石崇等謅事賈謐,每侯其出,與崇輒望塵而拜。”
行色匆匆
行色:出發前後的神態。行走或出發前後的神態舉止急急忙忙的樣子。
出處:唐·牟融《送客之杭》:“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又是在~裏,壹兩天要到新漢壽。冰心《寄小讀者》
行色怱怱
行走或出發前後的神態舉止急急忙忙的樣子。同“行色匆匆”。
出處:無
形輸色授
指以舉止、神態傳遞傾慕之情。多以形容男女相悅。
出處:無
夷然自若
指神態鎮定,與平常壹樣。
出處:《魏書·盧義僖傳》:“內外惶怖,義僖夷然自若。” 家人進粥曰:“清官亦知有今日耶?”公~也。清嚴有禧《漱華隨筆·魚盛二公》
意氣自如
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同“意氣自若”。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 逮江上之變,生所攜及留軍用者,亡散累千金,再貧困而~。清·吳偉業《柳敬亭傳》
意氣自若
自若:不改常態,還像原來的樣子。神情自然如常。比喻遇事神態自然,十分鎮靜。亦作“意氣自如”。—— 描寫神態的成語
出處:《漢書·李廣傳》:“廣為匈奴所敗,吏士皆無人色,廣意氣自若。” 城中死傷日積,巷哭聲相聞,應元慷慨登陴,~。清·邵長蘅《閻典史傳》
音容笑貌
談笑時的容貌和神態。用以懷念故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情。
出處:《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所以直到現在,先生的~,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壹句也不記得了。(魯迅《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
雍容大雅
指神態從容不迫,舉止文雅大方。同“雍容閑雅”。
出處: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快走,那白白的鞋底與顫動的腿帶,會顯出輕靈飄灑;慢走,又顯出雍容大雅。”
雍容閑雅
指神態從容不迫,舉止文雅大方。
出處:無
雍容雅步
指神態從容,舉止斯文。
出處:無
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語1、面目可憎:憎:厭惡。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厭惡。
2、亭亭玉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3、明眸皓齒: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也指美麗的女子。
4、雞皮鶴發:皮膚發皺,頭發蒼白。指老人。
5、雙瞳剪水: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6、閉月羞花:閉: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兒羞慚。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7、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剛開放的荷花。比喻詩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
8、其貌不揚:不揚: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難看。
9、靡顏膩理:靡:美麗;顏:面容;膩:細膩;理:肌理。形容容貌美麗,皮膚細膩柔滑。
10、童顏鶴發:顏:臉色。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11、粉白黛黑:粉白:在臉上搽粉,使臉更白;黛黑:畫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妝飾。
12、天香國色: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壹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13、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14、銅筋鐵骨:如銅壹樣的筋,如鐵壹樣的骨。比喻十分健壯的身體。也指能負重任的人。
15、霧鬢風鬟: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鬟:環形發髻。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16、傾城傾國:傾:傾復;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17、國色天姿:國色:女子美色冠絕全國;天姿:天生的姿色。舊時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18、囚首垢面:象監獄裏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註意清潔、修飾。
19、秀外慧中:秀:秀麗;慧:聯盟。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20、國色天香:原形容顏色和香氣不同於壹般花卉的牡丹花。後也形容女子的美麗。
21、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用來形容男子的美貌。
22、蓬頭垢面:頭發蓬亂,臉上很臟。舊時形容貧苦人生活生活條件很壞的樣子。也泛指沒有修飾。
23、燕頷虎頸: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
24、鶴發童顏: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25、沈魚落雁:魚見之沈入水底,雁見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形容人物品質的成語1、以容取人:只憑容貌來衡量人的品質和才能。
2、造謠中傷:中傷:攻擊和陷害別人。制造謠言,陷害別人。
3、不磷不緇: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堅貞高潔的品質,不因外界影響而有所改變。
4、聰明正直:頭腦聰明,行為正直無私。形容詞人的品質優秀。
5、卑鄙無恥:卑鄙:指品質行為惡劣。品行惡劣,不顧羞恥。
6、藪中荊曲:比喻品質不好的人,處在惡劣的環境中會變得更壞。
7、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和體現新的高尚社會風尚的事。
8、德才兼備:德:品德;才:才能;備:具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
9、蒼松翠柏: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10、心口如壹:心裏想的和嘴裏說的壹樣。形容誠實直爽。
11、龍生九子:古代傳說,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
12、蕙心紈質:心靈如蕙草芬芳,品質似紈素潔白。比喻品行高潔。
13、遇人不淑:淑:善,美。指女子嫁了壹個品質不好的丈夫。
14、偷工減料: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15、淑質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質,非凡的才能。
16、以貌取人:根據外貌來判別壹個的的品質才能。
17、卑鄙齷齪:形容品質惡劣,導心不正,言行骯臟。
18、先人後己:首先考慮別人,然後想到自己。
19、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20、良金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質極好。
21、材德兼備: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
22、剛毅木訥:剛:堅強;毅:果決;木:質樸;訥:說話遲鈍,此處指言語謹慎。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23、壹字千金:形容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4、金玉其質:質:本質,品質。指人的品質高潔。
25、真金烈火:比喻經過嚴重考驗而品質不變。
26、矢誌不移:發誓立誌,決不改變。
27、金相玉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28、璞玉渾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29、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
30、渾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