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軍:深入敵方的軍隊。
孤立無援的軍隊深入到敵人戰區。成語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晉紀.孝武帝太元八年》:“謝玄遺使謂陽平公融曰:‘君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常用作謂語、賓語;指孤軍作戰。近義詞:孤軍深入。
懸,讀音:xuán
(1)(動)掛:倒~。
(2)(動)公開揭示:~賞。
(3)(動)擡;不著地:~腕。
(4)(動)無著落;沒結果:~案。
(5)(動)掛念:~念。
(6)(動)憑空設想:~擬|~想。
(7)(動)距離遠;差別大:~隔|~殊。
(8)(形)〈方〉危險:好~。
懸軍造句:
1.“敵人懸軍深入,正宜出奇痛擊,使其片帆不返,不敢再正視中原。
2.賀若弼懸軍深入,聲援猶遠,且其壘塹未堅,人情惶懼,出兵掩襲,必大克之。
3.‘君懸軍深入,而置陳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
4.澎廈駐泊兵輪,防務嚴密,敵船無能停泊,萬不敢懸軍深入,自蹈危機。
5.金剛懸軍深入,兵精將猛,利在速戰,我閉營養銳,靜挫寇鋒,待他糧盡,自當遁走,那時自可追擊哩。
6.這種懸軍之勢經不得挫敗。
7.候火雲峰峻,懸軍幕井乾。
8.寄語壺漿休怨望,懸軍端欲慰民艱。
9.今亮懸軍食少,亦行去矣。
10.魏懸軍遠入,利在野戰,壹不可擊也。